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走进永春 > 民风民俗
永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习俗)桃城卷
来源:文体新局 2013-12-10 17:48 阅读人数:1

一、神话

帝君神话

《三试帝君》:民间初年,正月间,忏堂宫进香请圣火,到永春之名山公孙寨取火,返回时,途经五里街西甲场、八角亭。五里街有一患病者,听说帝君之前身乃同安白礁民间之名医,精于岐黄、明皇帝曾敕封其为“医学御史”,遂于五里街向帝君求医问药,乩身开了处方单给他,他心里感到将信将疑,跟着请火队伍,来到西甲场,再次向帝君求药,乩身又开了一处方单给他,他心里还是不踏实,又尾随请火队伍来到八角亭,第三次向帝君求药。此时,乩身微愠,责备他道:“吾已两次开方给你,还纠缠不休,想试吾手脚乎?罚油五斤。请你把前两处方单对照。”果然毫厘不差,遂跪下向帝君磕头认错,甘愿受罚。事后,患者用帝君所赐药方,连服三剂,病体康复,备厚礼到忏堂宫叩谢帝君。

讲述人:余孙坝

地址:桃城镇洋上村十三组

二、传说  

1、大路头的由来

大路头原是三条道路的汇集点,第一条途经塔仔湾,济川至泉州(从前是文官坐桥,武官骑马)的市官道;第二条是经张埔、东山至仙游、福州的省官道,第三条是途经卧龙、洋上、外坵至介福、德化;三条道路的汇集中心是由现大路头后街再通桃东井子到城关、五里街,即三条道路的路头,俗称大路头。民国以前,大路头行政辖区有桃东井子、卧龙、长安、张埔、丰山、洛阳、上沙的草人仔、济川枕头桥上部。

讲述人:王声湖

地址:化龙六组

电话:23898918

2、白马寺的传说

环翠白马寺乃河南洛阳白马寺的下院,相传唐朝时期祖师爷真宗叔牵着白马,驮着经书,从河南洛阳白马寺出发,历经千山万水来到了永春,走到桃城镇环翠时,白马突然消失,真宗叔遂留此地,修建庙宇,为纪念祖地,故将新建寺庙取名为“白马寺”。

讲述人:释心宇

地址:环翠社区8组白马寺内

3、飞凤岩的传说

飞凤岩始建于明初,因其山势地形像一只朝着太阳振翼奋飞的凤凰鸟而得名,岩内有一泉眼水,即使是大旱季节也不干涸,可谓地杰神灵,朝圣者源源不断,僧尼遂于此建寺庙,取名飞凤寺。

讲述人:释元恒

地址:环翠社区8组

电话:23880700

4、保生大帝的圣纪

保生大帝俗名吴,是一位民间名医,他一生慈悲为怀。明成祖永乐年间,文皇后患乳疾甚为危急,吴化为道士入宫治之,使之起死回生,成祖赐金赠爵,均不接受,潇洒乘鹤而去。至宋仁宗嗣位,封他为太医,永留朝廷,他却婉拒回家,后来皇帝封他为“保生大帝”,享年58岁。

讲述人:刘金禀

地址:环翠社区3组

电话:24984336

5、云紫亭的传说

永春华侨中学后有一个亭子叫云紫亭,相传是朱熹曾经讲学的地方,在永春县具有一定的名气,在圆形的读书走廊的中央,修建一座一层高的木质小亭,上述“宋朱熹讲学处”在亭中央设置一张长条桌,几把凳子,并在小亭的一方设一尊面向石桌,手择经文的朱熹石像,表现朱熹正向永春学子讲学的情景。

讲述人:刘成双

地址:环翠社区8组

电话:23894075

6、龟蛇把水尾

在外坵水尾溪,靠社前一面是龟形,田英尾一面是蛇形,故而得名龟蛇把水尾。相传在没有造石拱桥前,溪中有一石块形似印盘,每天子午时分,即使干旱,水也会淹过印盘石。传说是龟蛇作怪,人们居住不得安宁,后来村民集资在印石上方造一石拱桥,镇住龟蛇,次后午时水就不会再掩印石盘,又有利于交通,从此人们平安无事,在这里幸福生活着。

讲述人:林庆资

地址:桃城镇外坵村

电话:27175029

7、铁甲大盗

传说铁甲寨下有一块风水宝地,做好则是铁甲将军,由于当时条件差,风水宝地做不好,结果出一个铁甲大盗,盗窃本领甚高,最为突出是行走如风,速度惊人。他的邻居有一女儿要出嫁,铁甲大盗前日傍晚尚在泉州,故意从泉州回家偷其嫁妆,藏在杂货间内后又连夜赶回泉州,次日早上乃在泉州出现,故无人认为这次被偷是铁甲大盗所为,但出人意料的正是铁甲大盗所为。

讲述人:林清松

地址:桃城镇外坵村三组

电话:23872162

8、下洲拱桥的由来

清道光年间,仙游特产蔗、糖、盐、大豆等,永春人民需要这些特产,古时候,交通不便,全部用人工担运,为了行走方便。据传说永春蓬壶有一位富翁姓尤(不知真名)俗称尤百万,从仙游古路岭下造一条从蓬壶至大田的小路,因原是土路下雨天路面滑不能行走,尤百万出钱铺石路,从白格岭下开始遇坑、溪全部造桥,到外坵下洲受溪阻隔,过去没有水泥,全部用石干砌拱桥,保留至今完整,此桥也成为是洋上和外坵的水尾桥,倍受当地群众的保护。

讲述人:郑清杉

地址:桃城镇外坵村八组

电话:238888047

9、鸟来墘(早来墘)

据说是一户姓张的人氏最早迁入在外坵村居住,世俗早来墘,由于人丁稀少,便俗呼鸟来墘,现还有后代,已外出(名叫张四川,全家人口四人)。

讲述人:林清松

地址:桃城镇外坵村三组

电话:23872162

10、永春第一岩——龙山寺的传说

明永乐初,永春狼灾四起,白天噬人,人们无法安居生活,周氏子弟名原福,一头行李,一头法主,挑着移居永春十三都桃溪,供奉张公、皇公、肖公三位正神。德年间,在周氏桃溪南畔,建云龙庵供奉。

嘉靖皇帝在位时,生母兴国太后,因患乳虎瘤,四处求医,难以医好。有一夜梦见一位散发披肩、黑红脸、大眼睛的神仙,自言能为太后治病。皇帝传旨,令各州县查访,永春县令发现桃溪云龙庵法主体态与皇太后梦里一样,急将图像火速传京,太后认定正是此位神仙。经法主派去草药,外治内疗,太后药到病除,恢复健康,皇帝加封法主为圣君——张公圣君。

由于云龙庵建于桃溪南畔(今桃溪小学门口),通往县城“桥子巷”,永春四季如春,雨水充沛,一旦下雨,溪水上涨,经常登门上殿云龙庵。清道光壬午年间,有一次,天黑地暗,狂风大作,雷雨交加,云龙庵一声雷响,张公圣君的香炉飞走了。周联登令子周维新组织众乡亲,冒着暴风雨四处寻找,发现飞炉落在象山寨下,龙凤山中,周联登组织众信土在飞炉点地的地点创建龙山岩。

周联登亲自沐手敬题:

通天地人曰儒雷部光中悟出阴阳一里,

合诚神威为圣龙山境上能令香火万家。

并请画家刘图在殿左右壁上,画上龙虎等六幅壁画,其人物栩栩如生,龙虎神威墨韵兼备,艺术高超,有着极高欣赏和文物价值。(县志记载)殿左右壁上撰书“衍神瀵于蕉溪总为留心苍赤,转法轮于象献便教遍地阳春,对联中阐明了张公圣君从蕉溪移至永春桃溪境内,象山麓下,“威镇龙山”。

民国三十一年,里人周公仕为主殿进行第二次修缮。

公元一九九七年,周良晓、周金记、周长胜……等捐资将龙山岩进行全面修建、扩建。佛龛正面上方悬挂着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谢宗信撰书“龙山圣地”横匾,龙山岩焕然一新。

今龙山岩有十大圣景:

(1)神龙神虎圣景;(2)雷公雷母圣景;(3)古老桂花树圣景;(4)龙门凤门圣景;(5)芳亭义亭圣景;(6)龙泉圣景;(7)金亭圣景;(8)七辆辇桥珍品圣景;(9)八卦池圣景;(10)龙山甘露水圣景。

龙山岩现命名为永春第一岩,97-99年台湾连续三次组团到龙山岩进香。马来西亚、海外信土纷纷奉敬进香。今恭迎十方善信纷沓而至,问祖寻根,谒圣,祈祷还愿,香客如云,香火万家,以报答圣君保境爱民的功劳。

讲述人:周文虎

地址:桃城镇桃溪社区十四组

电话:23861383

11、象山寨史略

永春县城南之外——桃溪村中象山寨,象是一只沉睡的雄狮。古言“县城四山尽服,象山不服”的传说,塞中有大王宝殿、石笋、练武场,给人们敬仰和旅游。永春县政府在一九五八年命名象山寨为“永春花果山”。

早在商周时代,象山寨就出现有少量石器和陶器(以釉陶为多),1956年厦门大学考古队采得了石器59件,陶器中成形的有5件,象山寨是其中的一处。

一九七七年晋江文物普查队,在象山寨东麓发现了东晋墓砖残堆共14块,全为金黄色,砖长42厘米,宽14厘米,厚6.8厘米,两平面有绳纹,侧面及一边有图案,另一边都模有“太元十五年九月二十日葬此”系隶书反写。

象山寨是历朝历代人们练武游观之地,明朝嘉靖年间,倭寇入侵永春,在象山寨操练的周大基,组织家乡壮士,杀退贼人,保卫家乡。清嘉庆年间,外寇、山贼经常侵犯县城,长期在象山寨操练卫乡团,在周华雯和叔父周卡溪带领下,杀御外寇和山贼保全了县城一带。

传说象山寨有石笋的典故,石笋一天一天往天上长,平均每天长3寸,想与天比高低。

永春在任州官路纪明请来法师,用黑狗血滴在银针上,做起法事,把银针带有黑狗血插进石笋上。突然间天黑地暗,一声雷响把石笋震断,从此石笋再也没生长。

雄观美丽的古老象山寨经过重新开发、修建,寨王大殿已经重建,整座殿宇红色琉璃瓦,雕梁画栋,飞檐翘角,悉画鲜艳,美观大方,寨王大殿四周青松翠竹环拥,花草环饶,景色怡人,是旅游、观光和奉敬之胜地。

讲述人:周文虎

地址:桃城镇桃溪社区十四组

电话:23861383

12、捡来的知县

南宋末年1277年皇帝被元兵追赶到排楼寨山顶,遇到吴、罗俩农民上山割山芼,当时皇帝及随从肚子已空空也,吴、罗两位农民带去自家饭让皇帝、随从们吃,并带他们到罗家住。后来丞相陆秀夫找到该处,皇帝亲口封姓罗为丞相,姓吴为知县。从此,洛阳村主路铺横石,据前人流传乡邻里有当官的方能路铺横石,当时洛阳有方、曹、蔡、翁、吴、罗等七大姓。

作品来源:上述事情是由历代祖先相传至今,特别又有洛阳村主路铺横石作为证据。直至洛阳村铺水泥路时尚在,现压在水泥路底下。

讲述人:邱金殿

地址:桃城镇洛阳村四组

电话:23895265

13、“九车格”、“火烧桥”

九车格:只听说“九车格”地有九车的白银,被人挖去一车银,其余情况不祥,“九车格”因这个地方处于岭坡,地下埋有九车银,所以这个地方叫“九车格”。

火烧桥:听说一座木桥被大火烧过,后建成的一座桥,这个地方由此而得名“火烧桥”其余经过不祥。

讲述人:陈存策

地址:桃城镇仑山村

电话:23896954

14、留安仙洞的由来

石玉洞俗称留安仙洞。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43)。主奉吴公真仙,名岩说字辅德,号济川。元代得道于德化金液洞,其到留安并在留安建洞始末,《永春州志》(1994年版)(443)页有记载。

讲述人:刘江川

地址:桃城镇留安社区八组

电话:23876426

15、狮铃石的传说

位于通源寺内埕中之左上角有一块会发出“叮当”的圣石号称“狮铃石”,不知何年何月有一位得道的老僧人长住寺院里,有一天夜里,老僧人被惊醒,起来察看四周,并无什么东西作怪,又仔细一听,唯有埕角这块石头中当当响,老僧人即联想到远座有一山是狮形,一定是神狮显灵,观世音骑神狮赐福,保佑众生安康幸福。这消息就一代传给一代,至于石头发出叮当响,人们都说:“有福之人才能听得见啊!”

讲述人:陈辉煌

地址:桃城镇丰山村

电话:23899185

16、拳师曾阿四

曾阿四是白鹤拳创始人方七娘的丈夫。明朝1404年关塘公入永春,在桃溪湖美建厝,三代后迁到曾厝,由此繁衍,五六代后(清初)曾姓二房迁到陈口垅(与且岭相邻)建厝。曾阿四是二房的人,年少时性格固执、倔强、好勇爱斗,先时拜颜起诞为师,学了些拳脚功夫。有一次,陈口垅的曾姓人与且岭人因山界争斗,曾阿四率众参加,混乱中打死一个且岭人,且岭人上告到县衙,要求以命偿命,曾姓人只好将功夫好的曾阿四逐出族,这样对且岭人有个交代。曾阿四被赶出后与师傅颜起诞访游各地,以武会友。师徒两人来到浙江丽水,颜起诞与方七娘比武,输给方七娘。心悦诚服的曾阿四拜七娘为师。七娘传与拳法,两人结为夫妇,曾阿四学成后,在康熙年间携妻带子回永春西门外后庙开馆授徒,教出五虎名师郑礼、辜喜、辜魁、乐杰、王打兴。后人尊曾阿四“永春名师”。后半部分《永春县志》P758。

讲述人:曾显权

地址:德风社区九组325号

电话:23700698

17、拳头窝的由来

清初德风处的白鹤拳由曾阿四传入,那时习武之风兴盛,德风曾厝人丁兴旺时,一百多人中有四十多个好汉,十八条长棍。有一次曾厝人与岵山人有过节,这些好汉大闹岵山,打得天翻地覆,自此,无人敢小瞧曾厝,更无人敢惹曾厝人,都说那地方是拳头窝。

讲述人:曾显权

地址:德风社区九组325号

电话:23700698

18、五佛塔的由来

水尾山有五块石头,形状像五仙佛,所以叫五佛塔,现在五佛塔已不存,地名沿用至今。

讲述人:曾显权

地址:德风社区九组325号

电话:23700698

19、蜈蚣牙的由来

山的形状似蜈蚣,因此叫蜈蚣牙,现在还沿袭这个叫法,只是近年开发后山,其形状已有所改变。

讲述人:陈玉泉

地址:德风社区小学

电话:23861710

20、龟山的由来

山的形状像一只乌龟趴着,由此得名叫龟山,2008年开发区用到这地方,整座龟山已削平。

讲述人:陈玉泉

地址:德风社区小学

电话:23861710

21、石鸡、石狗的由来

“石鸡”、“石狗”位于大尖与尾贡之间,有两块状如雄鸡与狗的石头,雄鸡引颈啼鸣,身披赤褐羽衣,大有不可一世之状。旁边有一块石头形如黑色的大狗,正面对着雄鸡,张开嘴巴,发出不服气的神情。景观十分逼真,栩栩如生,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讲述人:郑进通

地址:桃城镇大坪村六组

22、大鹏岩的传说

大鹏岩又名垂云寺,位于大坪村正中,建于唐朝大中三年(公元850年),传说系大鹏神鸟栖息之所,故建大鹏岩,供奉释迦,该地形称为“云梯”,寺后有“犀牛望月”、“蜘蛛结网”为伴。

讲述人:郑良岩

地址:桃城镇大坪村五组

电话:23898356

23、尾贡的由来

“尾贡”位于大鹏山“大尖”的东北方,乃“大尖”山脉绵延至东北的最后一个山峰,故称“尾贡”,“尾贡”三面均为陡峭的山崖,一面与大尖相连,山峰上黑褐色的怪石遍布,形态各异,旁边的戴帽山与之遥相呼应,站在峰顶往东南方望,可一览整个东半县。

讲述人:郑进勇

地址:桃城镇大坪村六组

24、美女梳妆的由来

美女梳妆位于大鹏山“大尖”,上窄下宽,形如古代妇女头上的发髻,对面有座小山包,形如古代铜镜,大尖两侧各有一条山脉分别向两侧延伸,然后向前合拢,远远望去,就像一位美女在为自己梳妆一般。

讲述人:郑进勇

地址:桃城镇大坪村六组

25、仙人拉锯的由来

站在县城东部向西边遥望,“大尖”、“尾贡”好像两位巨人屹立在东、西两边,一条山脉把两峰连在一起,山脉上怪石嶙峋,故以“仙人拉锯”命名。

讲述人:郑进勇

地址:桃城镇大坪村六组

26、天禄岩净心泉的传说

相传天禄岩大悲殿后石缝中有一灵泉涌出,泉水清甜无比,饮之能净洁身心,消灾去病,十分灵验。千百年来,此泉成了天禄岩一绝,为广大善信所喜欢,朝山香客,皆视此泉为观世音佛祖之圣泉,而争先饮用,甚至带瓶回去,以保一家安康。此水经住持方丈诵持“大悲神咒”七遍于杯中,饮用功效更为神奇显著。1939年,此泉解除了当时的瘟疫,广为传颂。

讲述人:邱培勇

地址:长安社区十二组

27、天禄岩的传说

天禄岩位于永春县城东部,桃城镇大帽山西麓,东邻万岁山,北面“大鹏山”,离县城七、八公里。天禄岩气势雄伟,景色幽美,寺畔古木参天,松篁交翠,鸟语花香,十分宜人,故有“天禄御兰山”之美誉。相传北宋年间,高僧天禄禅师结茅于此而得名。唐宋两朝,佛门禅宗兴盛,天下名山,多为释子清修之地。天禄禅师道行高深,禅机灵利,四方术法者渐多,天禄岩因此而名传遐迩。寺内主奉“观世音菩萨”,菩萨灵感非常,深得四方善信敬仰,又因寺中高僧主持,故香火鼎盛一方。

讲述人:邱培勇

地址:长安社区十二组

28、天禄岩桂花树的由来

天禄岩左侧有棵桂花树,高十多米,主干周长1.78米,枝繁叶茂,好似擎天华盖,可供百余人乘凉,此树与天禄岩同龄,是岩寺几经兴废的见证,八月开黄花,清香扑鼻,令人神清气爽,闰月能二度开花,专家鉴定为珍稀品种。

讲述人:邱培勇

地址:长安社区十二组

29、李公相侯

本村习俗,每年农历3月16日,本族百姓,捐钱放焰火,在李公相侯神前求拜,保佑黎民,风调雨顺,丁财两旺。

讲述人:蔡朝文

地址:长安社区八组

电话:23901912

30、感应圣王公

本村习俗,每年农历8月16日,本族百姓买猪脚、鸡、鸭、请法师,在圣王公庙前注拜,保佑黎民百姓,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丁财两旺。

讲述人:邱川扬

地址:长安社区六组

31、仙人池的传说

在马岭宫旁边(地名广桥庵)有一块石头,在石头上面有一处三角凹,且有清水,并长期不干涸,同时水质清甜无比。传说这些水是马岭宫内的仙人用来洗脚之用,如遇干旱,当地村民将这些水弄干,不久之后天空便下起雨来。这是因仙人无水洗脚,便命上天下雨储水,于是这石头里的水叫“仙人池”。

讲述人:陈明哲

地址:榜头社区一组

电话:23860963

三、故事

1、商贾郑文尧先生

郑文尧先生早年家境贫困,为了生活赴马来西亚谋生,凭其聪慧的头脑,成为了有名的商人,富裕后仍不忘家乡,捐资2000多万元用于家乡的公益事业。

讲述人:郑建强

地址:卧龙社区六组

电话:23851616

2、外坵村名的由来

从前,洋上、外坵统称一个村叫高阳村,大约在1955年左右,两个村分开,外坵位于洋上村靠外,且大坵头人数占多,故而取名外坵。

讲述人:林清松

地址:桃城镇外坵村三组

电话:23872162

3、惠明寺史略

在永春县城之南,隔溪相望有寺曰“惠明寺”,它背负象山面临清溪,树木苍翠,清幽雅静。寺建于唐大中年间(公元847-859),为永春最早之寺庙,初名开元寺,其后几经重建改易存今名,原寺产田达七顷四十余亩,在明正德年间寺僧多至九十九人,昔有人诗咏惠明寺云:

晓随清磬到禅关,况值秋风两度过。

下界人看尘劫外,上方钟断白云间。

心通梵唱缘俱寂,目送空华意自闭。

惭说一官库物累,吟魂还绕玉清班。

现在之庙宇系光绪间,即前寺之后殿加以翻修,其前殿已倾毁,乃辟为良田,明嘉靖年间,乡贤颜廷榘曾为惠明作记勒石云。在寺厢房内,有两口宋嘉佑三年(1058年)的石水槽。其一长180厘米,宽73厘米,高52厘米,其二长168厘米,宽75厘米,高65厘米。改革开放以来香港侨亲寄款重修惠明寺,今花香鸟语,修竹成林,环抱四周,寺里有泉流清洌永不干竭,诚为游览之好地方。

讲述人:周文虎

地址:桃城镇桃溪社区十四组

电话:23861383

4、土砻塔墓的由来

桃溪村象山寨山坡上,惠明寺后,唐大中年间有开元寺就有此塔墓,据说该塔葬有九十多人僧骨灰,已被人挖一洞口,但愿土砻塔墓保存完整。

讲述人:周文虎

地址:桃城镇桃溪社区十四组

电话:23861383

5、永春第一进士盛均

盛均,字之才,迎福星(今桃城镇桃溪村)人,从小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唐大中十一年(847-859)考中进士,为永春争得第一个进士,官至昭州刺史。

文学声名震一时,当时有舍人皇甫焕,博学善辩,自认无对手,每遇宴请宾客,常提出问题要人回答,客人多不能一一回答而退席,独盛均与他对答如流,时人称盛是他的“劲敌”。

盛均所作的文章,大多针对当时世事之利弊,阐述自己的见解,不人云亦云。他认为白居易的《白氏六帖》稍嫌疏略,乃广收经、史和诸子百家的精华,扩编为《盛氏十二帖》颇为当时学者所称赞。他所著《盛昭州文集》和《盛氏十二帖》可惜早就失传了,现在仅有存于《唐文粹》中的《仲尼不历聘解》、《人旱解》、《真龙对》、《送建发郡守之任序》等篇。

均著有《桃林场记》中桃林场风物为永春地名、风土的最早著述,后收录在清乾隆版的《永春州志》里。

均仕终昭州刺史,里居时乐别业桃溪乌石山下毗蓝岩:

视廛里若巨邑,览风物如大邦。

鳞鳞然廨宇之罗,霭霭然烟火之帮。

一派趋碧群峰,走着横飞,而野鹤冲陂。

旷望而晴郊远去,是以俗阜家泰,官清吏闲。

凌晨而舟车竞度,度日而笙歌不散。

讲述人:周文虎

地址:桃城镇桃溪社区十四组

电话:23861383

6、探花周自超

乾隆癸丑年,一甲第三名,钦点探花及第。

公纬柏,名自超,号岚溪,又号伟斋,子兰其字也,也居闽之永春前溪乡,基职公之长子,生于清乾隆康辰(二十五年,1760年)。

自幼聪颖,博学多才,能诗文,工书法,楷书道劲,有绵里藏针之妙,尤擅章草,娇若游龙,疾如惊蛇,俊逸有殊致。童试列前茅,以勇力过人,并与武场、乡会试皆列高等。中武举人,登乾隆五十八年(公元一七九三)癸丑年考中武进士一甲第三名,钦点探花及第,授侍卫,随驾热河,抓获刺客,以功赐独眼花翎,赏穿黄马褂,浩封武功将军,殊遇也。

嘉庆初,海盗蔡牵等扰沿海,朝命孙全谋等,会师厦门讨之,公奉令率水师营,与土卒同甘苦,所部无不用命,超尤善射领兵屡破贼,以功调镇金门。壬戍(1802年)8月与贼蔡牵战于高涛,杀贼将辛德成等三十余人,乘胜以渔舟追至铜山口,攻占贼军营地。升海门总兵,兼辖平海。时会党陈河平,与蔡牵勾结,绣卫中无赖及各营弁多人,定期作内应,超机警先发制人,领轻锐乘雨夜突击,诛巨魁、卓、亚、旺等数十人,而抚其民,不忍多所株连,民德之,立祠以报。接着,又在黄镇获黄亚武等百余人,擒陈明练于莽川,复追剿蔡牵于龙门镇,擒贼党三十多人,捷闻迁崖洲参将兼香水陆协统,保擢虎门总兵。

其次战役,新会黄象新炮台失守,当轴坐超疏防,削职留任,乃率所部会许、钱、孙诸将领各部属,会剿蔡牵于桅夹门,公追踪深入,为贼伏舟包围,各路失应,众大溃,超奋击负重伤,事急,犹裹创率部突围,发大炮沉贼船多艘,引弓射贼酋,三从应弦落海,贼势稍懈,诸将因此得突围出,事闻,复原职。超与贼角数十年,前后屡建功,然风朝靡常,贼踪飘然,而诸将又良莠不齐,事权不一,中枢失察,超常坐累,自感数奇,乃告病乞归,小居于虎溪山幼,斋舍数椽,题其额曰“环谷草堂”,日以赋诗,弹琴自娱,既而朝廷考绩,以公宿著贤劳,钦命重征,超托词以体力衰退,不堪驱驰逊谢,从此足迹罕至城市,幅黎杖,自甘淡泊,萧然如寒土,宴如也。课子孙读书作字,并艺田圃,而戒涉宦途,绝口不谈战历,其子孙均能遵依遗教,或业儒授徒,或事耕耘,或事懋迁,束身自好也。公卒于道光丁酉十七年(1837年)享寿七十有八,著有环谷草堂诗集行世。

1998年台湾探花公世孙周森煌亲自组团回家乡拜祖, 2007年至今已寄资修建大门围墙及倒塌房间。

讲述人:周文虎

地址:桃城镇桃溪社区十四组

电话:23861383

7、周氏(桃溪)宗祠史略

周氏宗祠在明正统与正德年间,建于桃溪上堡(今顶周原址),在乾隆康申(1740)、光绪丁亥两次重修,民国己未遭兵燹,癸亥重修。解放后,海外侨亲捐资重修两次。

正德年间,竹所公娶廿五都李氏,李氏明大义,随奁有龟山石壁产山两所,族建大宗。系往外家求园凑成厅基,族人德之,特祀大宗。

乾隆癸丑年公自超以进士一甲三名,钦点“探花及第”授侍卫,随驾仁宗皇帝,路过热河,救驾捉获刺客,以功赐独眼花翎,赏穿黄马褂,周氏宗祠厅中挂“探花及第”,成为永春最为著名的两个半宗祠之一。

讲述人:周文虎

地址:桃城镇桃溪社区十四组

电话:23861383

8、留从效

留从效,字元范,昭善里留湾(今桃城镇留安村)人。生于唐哀帝天佑三年(960)。幼年丧父,以孝顺母亲、尊敬兄长名闻乡里。好读书,尤其好读兵书。投军后初当衙兵,因征战临汀军功,升迁散员指挥使,后晋天福九年(944),闽王王延曦为部将朱文进所杀。派党羽黄绍颇为泉州刺史。从效公同裨校王忠顺、董思安等密约亲信52人,夜越墙入城擒杀绍颇,首级献富沙王王延政。延政即以继勋为侍中,泉州剌史,从效、忠顺、思安为都指挥使。

后晋开运二年(945),南唐国主李王景 遣将攻打建州,延政降,继勋也以泉州降。次年威武军节度使李宏义派其弟宏通领兵攻打泉州。从效以继勋自领军府事,领兵击败宏通。后汉乾祜二年(949)李王景升泉州为清源军,任命从效为清源军节度使,泉南二州观察使(南州为今漳州)。授同平章事兼侍中、中书令、封鄂国公、晋江王。

后周显德二年(955),周世宗发兵攻南唐,李王景 以十万大军守紫金山。从效一再上表李王景 言“顿兵老师,形势非便”。李王景 不听,结果大败,江北诸郡尽失,王景 只得向后周称臣。从效也派牙将蔡仲斌与后周联系,表示诚意归附。到宋太祖统一中原,从效一面与南唐周旋,一面向宋上表称藩,宋太祖也派使者安抚之。建隆三年(962),从效因背生疽卒,南唐后主绍赠太尉,灵州大都督,谥曰恭。后周世宗曾加从效同平章事兼待中、中书令、开国公,宋太祖曾赐戴恩奉国保庆功臣开府仪同三司,太师中书令鄂国公,追封晋江郡恭王。

从效出身寒微,知人疾苦,他治理泉州十七年,专以勤俭养民为务。凡不利于民者,皆除去。平日常穿布衣,置公服于中门之侧,外出视事,才穿上。每对人言,“我平素贫贱,不可忘本也。”故民情朴实,风俗淳厚。每年秋季,他都举行考试,取明经“进士”予以任用,谓之“秋堂”。他治泉期间,建树甚多。当时泉州地广人稀,他令士兵垦田,收游民耕地,围垦海滩,疏竣和增建水利工程,故“仓满岁丰”。手工业,特别是与海外贸易有关的陶瓷业、冶炼业、丝织业等,均得到较大的发展。重视海外交通贸易,“教民间开通衙,构云屋”建罗城,以“招徕海上蛮夷商贾”。种刺桐美化环境,他蠲除苛捐杂税,使民得以自由交换买卖,做到货物充足,市无二价。当时泉州城商业繁荣,号称“云屋万家,楼雉数里”。唐代以后泉州的海外贸易有较大的发展,是从效治理泉州的一大功绩。

作品来源:

(1)永春州志卷之二十四(362)页

(2)永春县志卷之三十二人物志(869)页

(3)清源留刘氏族谱(83)页

讲述人:刘良槐

地址:桃城镇留安社区十组

电话:23881390

9、留正

留正,字仲至,昭善里留湾(今桃城镇留安村)人,从效六代孙,生于宋建炎三年(1129)。居晋江,少游惠州,遇归善徐敦实妻以女,并留家攻读,应惠州举。绍举三十年(1160)第进士,调南恩州阳江县尉。得清海军节度推官龚茂良的赏识,荐赴都堂审察。宰相虞允文奇之,荐于上得对。因为对国家政事的评论而受到孝宗的重视。作过起居舍人,中书舍人兼侍讲,后升到吏部尚书。因批评大臣不能辅赞恢复大计而得罪了当时的宰相,被派出知绍兴和隆兴知府。淳熙九年(1182)孝宗加封留正为龙图阁直学士,出任四川制置使兼成都知府。在任上作了抚平西样的工作。晋升为敷文阁学士。留正为官清正,简朴廉明,在蜀以简素化民,归装仅书数篓,人服其清。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参加政事,同知枢密院事。孝宗密谕内禅意,淳熙十六年(1189)正月拜右丞相。绍熙元年(1190)七月又升为左丞相。封申国公,后又加少保,封卫国公。他推荐引进了赵汝愚,黄裳等人,得到朝野的广泛称赞。寿圣皇太后上尊号册宝,以正为礼仪使,册宝礼成,拜少傅,封鲁国公。正为官,坚持原则办事,不畏皇亲国戚干政。得罪了一些皇亲和权贵。绍熙五年(1194)正月,权贵刘德秀仍附韩仳胄弹劾正四大罪,首为招引伪学朱熹,以危社稷。正被罢职,授予中大夫,光禄卿官衔,派往管理西京事务,往邵州。庆元元年(1195)正上疏不食奉禄。宁宗乃下诏恢复正原有官职,授予金紫光禄大夫致仕。嘉泰元年(1201)进封魏国公,翌年恢复少保观文殿大学士官衔。开禧二年(1206)七月卒。年七十八,赠太师,追谥忠宣。著有诗文,制议二十卷。

作品来源:

(1)永春州志卷之二十四人物一列传(364)页

(2)永春县志卷之三十二人物志(872)页

(3)《宋史、列传》卷三十四

(4)清源留刘氏族谱(87至92)页

讲述人:刘良槐

地址:桃城镇留安社区十组

电话:23881390

10、刘孟福

尾治,字孟福,生于建文已郊(1399)年七月十一日子时,明宣德间在南京当军(随眷)。郑和下西洋时,从官往番邦,明宣德辛亥年(1431)十一月十一日卯时,故于今印尼思门哒劣,年仅三十三岁,事迹另载传。(只可惜已无法找到此传)

讲述人:刘良槐

地址:桃城镇留安社区十组

电话:23881390

11、留从效祖母盛夫人墓的传说

留从效祖母盛夫人墓,在大鹏山麓金犁冈下。留环字文圭,初授福州盐铁巡官,继彬州军事判官,后孙从效贵赠鸿胪寺卿,取永春唐第一个进士盛均之妹为妻,赠汝南郡君。盛夫人墓系永春四大风水之一。(一袈裟、二云梯、三锦绣、四金犁)

作品来源:

(1)永春州志卷之十五古迹(171)页。

(2)永春县志卷三十一文物志第二章古墓(845)页。

(3)清源留刘氏族谱(135)页。

讲述人:刘良槐

地址:桃城镇留安社区十组

电话:23881390

12、留安塔记

历史上留安有二座塔,一座叫文峰塔(取义:文峰定振),一叫文明塔(文明气运)。文明塔建在留安后炉龙湖殿前东南方大石壁顶(历史上溪阔水深,溪水淹至大石壁脚)。该塔始建于明弘治元年(1488),屹立87年,至明万历二年(1574),永春知州许兼善委派留安刘鱼山拆卸留安二塔,填高永春城墙。清乾隆壬辰年(1772),留安刘叔王与刘姓族众再合力捐献。但不知何时何故倒毁。仅遗留第一层残层及“文明塔,乾隆壬辰年阳月刘族建”石雕牌匾(现在刘大树厝)。

文峰塔建在留安山顶西隅,首建时间无考。明万历二年(1574)拆毁。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永春知州姚任道重建,由继任知州周瑛完成。石构,素面实心,计七层。总高21米。1961年9月12日夜被台风刮倒。1984年,旅港澳同胞颜彬声、梁披云等捐人民币10万元,在文峰塔旧址重建留安塔。

作品来源:

(1)永春县志卷三十一文物志第六节(854)页。

(2)留安仙洞小册第31、32页。

(3)清源留刘氏族谱第49、50页。

讲述人:刘良槐

地址:桃城镇留安社区十组

电话:23881390

13、五美社民间组织

民国十六年(1927年)林诗必受南京政府委派回永春与宋渊源合力清除民军恶势力,组织农会反对苟捐杂税,开办报社。道明三民主义宗旨,刊登民军首领陈同辉在永胡作非为之恶行,并电告南京政府速派中央军进驻永春。

讲述人:林培植

地址:桃城镇济川社区一组

电话:23898603

14、“花石”由来

“花石”由来:水流经石梯宫直泻溪中巨石,喷射水花而得名“花石”。

作品来源:《福建宗教》

讲述人:郑萃沧

地址:桃城镇花石社区六组

电话:23866261

15、梧洋一根刺

1940年,德风梧洋人林丁柯任永春《永声报》编辑,文学水平较高,富有正义感,告当时国民党县长韩连和贪污腐败,欺压老百姓,并登在报上,被县长所迫害,逃亡南洋,直到韩连和调任才回国,在当时引起轰动,时称梧洋一根刺。

讲述人:林云屋

地址:德风社区十七组

16、明朝陈佳茂获赐廷试第一名

榜头陈氏家族一成员陈佳茂在明朝廷试中获得第一名,同时获得当朝皇帝赐予“廷试第一”牌匾。

作品来源:榜头社区陈氏族谱记载。

讲述人:陈良升

地址:榜头社区四组

电话:23860960

四、史诗

1、修筑永春大鹏山龙脉碑记

记录大鹏山系桃源之主山,蜿蜒而下直抵城关,北多圳塌,脉络几断,丁卯年夏天予牧是帮乡父老,述所闻以修筑请示考入州志,是年郑金文等11人,捐资1100元,董其事郑金城等6人,启工于茂辰秋季。立碑时间:清同治七年十二月。

楚南翁学本兰畦托撰并书

讲述人:郑良岩

地址:桃城镇大坪村五组

2、吕蒙正得志诗

蜈蚣百足行不及蛇,凤虽双翼飞不及鸦,马有千里之程,无人能自往,人有凌云之志,无运不能自通。忆昔予居洛阳村,朝游柳巷,夜宿破窑,思衣不能遮其体,思食不能济其饥,人皆谓我无能科,非我无能也,无时也,运也,命也,劂后名扬四海,列三公,衣有锦绣千箱,食有珍馐八味,人皆称我有能乎,非我有能也,及时也,运也,命也。

讲述人:郑萃沧

地址:桃城镇花石社区六组

电话:23866261

五、谚语2则

1、后埔.后埔,三天无落雨,成火烧埔,日作冥摸,粪船梯渡,粪箕庶雨,敢嫁后埔的人,胆大猪母肚。

2、小暑下雨饿死鼠,大暑下雨饿死牛。漏夏漏夏水圪放低低。日晒上元灯,日晒清明种。日暖夜寒,无水播田。

讲述人:郑玉申

地址:桃城镇大坪村二组

电话:23876179

六、民间歌曲

工尺谱

历史沿革:上辈传授

表演形式及特点:自唱自凑

代表曲目:《三千两金》

乐器、道具及服饰等:二胡

传承状况:历史流传至今

相关活动:自娱自乐

传承人:郑玉圳

地址:桃城镇大坪村二组

电话:23896395

七、器乐曲

1、花鼓小唱

历史沿革:从清朝末在本社区沿传至今。

表演形式及特点:在喜庆日子或逢年过节,用小鼓,并一边击打,一边唱,给予增添喜悦气氛。

代表曲目:《担柴》等

乐器、道具及服饰等:小鼓一个、两枝敲鼓长棍

传承状况:陈彬扬岳父郑金地传承于他

相关活动:节日庆祝

传承人:陈彬扬

地址:桃城镇榜头社区四组

电话:23868066

2、锣车鼓

历史沿革:祖上传授

表演形式及特点:节日、庙会随队伍表演

代表曲目:锣车鼓队

乐器、道具及服饰等:锣、鼓、拔等

传承状况:继续传承

相关活动:参加节日、庙会等活动

传承人:郑进加

地址:桃城镇大坪村一组

电话:23898648

八、岁时节令习俗舞蹈

蚌舞

历史沿革:50年代初,家父由寓言故事——“鹤蚌相争,渔翁得利”,改编成民俗舞蹈——蚌舞。

表演形式及特点:民间节庆活动(如:请火,踩街等)

以热闹、喜庆特点寓教于人。

道具及服饰:蚌壳、白鹤、鱼网、鱼篓、头饰、服饰

舞蹈音乐:2/4,4/4节奏较强的乐曲即可。

传承状况:家传

相关活动:参加民间节庆活动

传承人:罗乐芬

地址:桃城化龙大路头街327号

电话:23887224

九、曲牌体戏曲

高甲戏

历史沿革:从1980年起实习于永春高甲,并参加过多个高甲剧团演出至今。

演出曲目:《春江月》、《父子登科》

声腔与流派:永春高甲

行当:丑、旦、生

服饰道具:头饰、服装、幕帐、刀、枪、剑、扇、手帕、灯、音响

伴奏乐器:琵琶、唢呐、二胡、箫、鼓、锣

传统演出场所:下乡

生存现状:

锦华春高甲戏业余剧团

永芳高甲戏业余剧团

传承人:张维敏

地址:留安山西路26号

电话:23901147

十、唱曲类

曲艺

历史沿革:民间曲艺是在五音基础上的一种升华,它以演唱伴舞形式出现,可以两人对唱表演或多人伴奏伴舞或锣鼓伴奏,在演奏南音上更具吸引力,也是一种小戏的沿革。

演出曲目:《桃花搭渡》、《出画堂》、《春光明媚》、《尝春天》、《门赞》、《一身》、《柑桔之乡》、《小绣成》、《移岁游尝》、《春溢故园》、《采茶舞》

声腔与流派:以南管、四腔、五腔、倍思、五六四仪、四种管门演奏演唱

服饰道具:小鼓、小锣、碗锣、木鱼、中钹、琵琶、三弦、二弦、洞萧、吕萧、摺扇、手帕、拍、小雨伞。

服饰以古装色、旦服、旗袍等

伴奏乐器:

击乐有小鼓、小锣、碗锣、木鱼、中钹

线乐有琵琶、三弦、二弦、二胡、板胡

管乐有洞萧、笛子

传统演出场所:民间庆典、庆祝会、庙会、喜庆节日

生存现状:它与八音、五音、清唱共生存,更具吸引力。

传承人:王风娇

地址:桃东社区城东街150号

电话:23856376

十一、工艺

1、永春纸织画

永春纸织画创始于隋末唐初,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故宫博物院至今仍珍藏着清乾隆年间的纸织画瑰宝── 清高宗御制诗十二扇屏风。据介绍,由于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盛唐时期永春就已经有九家以专营纸织画为生的作坊。当时,还出现了不少称赞纸织画的诗文,唐朝诗人郑维就曾赋诗赞美永春纸织画:“何物离披最可人,纸间经纬别有因。阿谁巧作维摩手,就里挥毫称绝伦。”宋代时纸织画远销南洋各埠,成为富贵人家的柜中珍品。明人田艺蘅在所撰的《留青日札》一书中记载,明代奸臣严嵩家被抄的物品中就有永春纸织画。清人杨复吉所著的《梦兰琐笔》中也有“闽中永春州织画”的记述。

独一无二的永春纸织画,具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1996年,《万里长城百米长卷》到成都参加国家科委、科改委主办的博览会,获得金奖,并入选"大世界吉尼斯之最"。1997年,《百米百虎图》被中央军事博物馆收藏。2009年,永春县义亭纸织画师周文虎创作的作品《当代纸织百米长城图》被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名家收藏专业委员会、中国民间国宝专家评审委员会授予“中国民间国宝”称号,保险金额高达5000万元。如今,永春纸织画已经走出国门,先后被选送到40多个国家展出,并作为礼品赠送予国际友人,成为国与国之间的“友谊使者”。2000年3月,永春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纸织画之乡”。2005年10月,永春纸织画被列入福建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永春纸织画是经过绘画、裁割、编织、裱褙等四道工序完成。它的工艺原理和制作过程是:先在一张宣纸上绘好图画,再用一种特制的小刀,按一定规格细心地裁成一条纤细的纸条,其宽不到二毫米,头尾不断,保持一致。此做经线,另再取洁白的宣纸切成大小和经线一样的纸条,作为纬线。然后,就像织布那样,用一架特制的纸织机,轻轻编织。最后再根据画面需要,补上各种颜色,便是一幅玲珑美观、别具一格的纸织画。

纸织画绘画:在一千多年的实践中,纸织画师总结了纸织画绘画的“二性和六法”。“二性”就是纸织画的色彩淡雅性和朦胧隐约性,纸织画色彩本是浓艳,经过巧夺的编织,一条条的白纸丝的纬线盖上去,其色彩被掩映一半,又被空白点的影响,所以十分的颜色只能看到四分,于是就产生了色彩的淡雅性、朦胧隐约性、似有似无的现象。但是要靠界线分明来体现其中意境。把一幅纸织挂在墙壁上,近看经纬交织,远看可以看到全图的景物飘然荡漾的意境。

“六法”是绘画的基础方法,纸织画中更为重要,特别是在布局时更为要重视。一定要做到六法:一是经营位置;二是应物象形;三是骨法用笔;四是隋类传彩;五是界线分明;六是气韵生动。所以在绘画时应注意纸织画是中国画自成的一种独特体系,它的创作方法巧妙无双。在绘画的技法上和结构上,亦按中国画的规程,但运笔、用墨和设色等方面大有差别。

纸织画裁割:裁割是纸织画中的一道重要的工序,用特制小刀在一块裁纸板上,把一幅图首尾各留出2-3公分不能裁断。保持整幅画的整体,不至于散乱和错位。裁时每条可保持1毫米至2毫米。把一幅画面纵着对折剪开或再对折剪开,根据需要都可以,总之都要根据画面大小而决定。

纸织画编织:编织一幅纸织画的作品,难度较大,它是模仿古代手工织布的方法把一幅裁好的图做经线放在特制的织布机上作为经线。经线它可分两大组:一线是奇数,一组是偶数。在编织时,整组的奇数和整组的偶数,双梭轮流上下,再把与经线同样大小的一条条白纬线周而复始慢慢无限循环编织。在编织时为了保证不使画面的条条断之,就必须注意雾天、雨天等天气变化。

纸织画裱褙:纸织画的裱褙同样是用中国传统民间裱褙的方法进行裱褙,但是在裱褙的过程中特别应注意加以小心的是,纸织画原一张画经过裁割后,把一张画的结构已经破坏了,虽有再编织但比原先的图的结构差,裱褙托画上板时应更加小心,不然容易裂断,影响纸织画质量。

制作纸织画的工具材料:

1、绘画:宣纸、矿石粉石料、毛笔。

2、裁割:尺子、特制裁纸刀、裁纸板。

3、编织:竹条,古老特制纸织机。

4、裱褙工具、药物、麟布、宣纸等。

传承人:周文虎

地址:桃城镇桃溪社区十四组

电话:23861383

2、罗马柱制作

历史沿革:由廖芳锦建于1987年至今。

工艺流程:制土——灌浆——养于——烧制——上土釉——烧制——品色——烧制——上金——烧制——成品

代表性作品:罗马柱

传统题材寓意及用途:室内装饰

材料、工具:瓷土、釉、水、铇光、金釉、模具

传承状况:福建地区较少

传承人:廖芳锦

地址:济川社区十三组

十二、烧造  

1、格头陶器厂

历史沿革:始建于1956年,由手管局拨款建,起名:城关手工联社,1958年大跃进解散,1959年由政府组织集合人员改名城关陶瓷厂,由镇政府管理,1989年开始改为私人租赁,最后由济川居民李文坤租管,于1997年公路改造窑体拆除。

工艺流程:瓷土用牛踩均匀(现已改为机器搅拌)——起底(用土打底)————接身(手工用泥土条挤成红身)——合嘴(缸顶粗条)——拍印陶花(用二面木柏里外拍击使其陶身光滑外层印上花印)——晒干——上釉——用松柏烧制

相关材料、工具:瓷土、草灰、脚踩瓷车、釉

缸:基本用于装水、装米、酿酒、种花,次品用于装剩饭

钵:用于煮稀饭、炖骨汤、鸡、鸭等,好吃无污染

罐:用于煎药、装调料品、早前婚嫁必用品

行规、习俗:烧金、银,不放鞭炮

传承状况:基本失传,无人传承。

传承人:李明现

地址:永春县桃城镇济川社区十组

电话:23890837

2、济川机砖厂

历史沿革:该机砖窑始建于1981年,本居社员群众私营联合创业,实心砖制造全部手工操作,后部分工序以机械代替。

工艺流程:选好土源,田土和红土配合,用牛踏均匀,用固定尺寸砖具手工加工,晒干后担到机窑用煤烧制成成品实心砖,机砖系机械搅拌砖斗,机彻组成,制成机砖后晒干再经过机窑烧制成机砖实心砖。

相关材料、工具:机砖搅拌机、电机、彻台、砖模具、窑车、吊塔、运输车

产品用途:实心机砖用于建筑类材料如建房加层,地下设施道路、水沟等用材料。

传承状况:在传统机砖制造上,继续改进机砖质量下功夫,发扬光大。

传承人:林华勇

地址:永春县桃城镇济川社区二组

电话:23895791

十三、编织扎制

竹灯

历史沿革:现在还编织竹手灯仔,以往还编竹篮等竹器。

工艺流程:先用刀把竹切成为线条之状,然后在灯桶织成小手竹灯。

相关材料、工具:小刀、灯竹、灯桶等材料

产品用途:观赏、灯具等

传承状况:历史流传至今

传承人:颜施

地址:桃城镇洛阳村二组

十四、饮食习俗

香饼

习俗沿革:祖传

主要内容与形式:婚嫁礼仪用品

民俗实物:糕粉、葱头、冬瓜、糖、金桔

相关民俗事象:

(1)婚嫁时,男方应供给女方用的香饼(俗称大饼),让女方分发给亲朋好友,邻居,让大家知道女儿已婚嫁。

(2)男方把婚期择好后,要用香饼送达母舅家,通知婚期。

(3)女方婚嫁到男方后第三天或五天要回门,女方兄弟要在前一天或当天送香饼到男方邀请。

讲述人:林宗辉

地址:化龙一组

电话:23895468

十五、居住习俗

四房看厅

习俗沿革:俗语“四房看厅”来源于两大方面:第一方面是指“四房看厅”农房,在70年代在闽南农村流行的建筑结构。中间开敞工厅堂,两侧各有两房,门朝厅,厅前有门庭,屋后有厨房。

第二方面:指中山装,因为中山装具有立翻领,四个贴袋的式样,形成“四房看厅”式。

主要内容与形式:“四房看厅”指建筑物结构严谨、结实、坚固、实用之意。同时也可指“中山装”的穿着简便、舒适、挺拔、稳重大方之含意。现民间把“四房看厅”引申为指那些为人做事讲原则,不做伤人害人,不违纪违法的正义人。

民俗实物:中山装、四房看厅楼房、四房看厅农房、“四房看厅”话语

相关民俗事象:

(1)四房看厅楼房具有房间大小一致,结构对称,方正壮观。至今许多人使用。

(2)“四房看厅”中山装只适于老人穿着

(3)“四房看厅”俗语用于社会上各行各业的讲原则,守纪守法的正义人。

讲述人:李金地

地址:桃城镇张埔社区

电话:23896994

十六、诞生习俗

1、讲埔母  一个囝仔四个缸

习俗沿革:相传小孩出生后,为了让小孩健康平安,智慧身量一并增长,在小孩出生后十四天、满月、四个月、周岁时要讲埔母,外家送四个缸,以后小孩到十六岁时的每个生日都要讲埔母。

主要内容与形式:外家的缸内盛酒、三条肉、三支排骨、一丛金针菇、十二块豆腐煎、十二朵香菇、另盛三碗饭、一碗汤、三件纸衣(表示房母服)、两个古钱币(表示埔母钱),一并放床上,点上灯火,请老人念平安语,然后信杯,这是敬三位房母,如果敬四位房母,数量换成四。

相关民俗事象:有小孩之后

讲述人:陈丽珍

地址:德风社区七组

2、吃一饭

习俗沿革:小孩出生后,家人欢喜,向邻居、亲戚朋友报生,三天后,请亲人吃一饭(也叫香饭),饭后请亲人给小孩起名,查小孩的五行,找出字,然后入族谱,生男孩比较隆重,女孩比较简单。

主要内容与形式:一饭是由海蛎干、花生、肉、葱油、白米煮成的咸饭。

相关民俗事象:婴儿出生

讲述人:陈丽珍

地址:德风社区七组

十七、婚礼、离婚习俗  

换圆

习俗沿革:从古至今

主要内容与形式:新郎和新娘在结婚后的第一个“天公生”,当天男方需带着圆形糕点和妻子一起回娘家,把糕点给女方家人,回来时女方家人又给男方新的圆形糕点带回家。意寓着双方家庭生活过得圆圆满满、幸福。

讲述人:陈意如

地址:桃城镇榜头社区二组

电话:23866957

十八、俗神信仰

1、柯大元帅生

习俗沿革:明朝沿传至今

主要内容与形式: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七日便是柯大元帅的生日,当地信男信女去忏堂宫祭拜。

相关民俗活动: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七日起,晚上有戏曲和电影播放,连续一个多月。

讲述人:陈良升

地址:榜头社区四组

电话:23860960

2、上帝公生

习俗沿革:明朝沿传至今

主要内容与形式: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上帝公生日,当地信男信女前来忏堂宫祭拜。

相关民俗活动:每年农历三月三日起,道士和和尚前来替当地信男信女祈福。

讲述人:陈良升

地址:榜头社区四组

电话:23860960

3、佛教(泰山岩寺)

习俗沿革:据说宋初,河南省昔威镇高僧黄惠胜南来弘扬佛法,到泰山一游,选一山石洞从化成佛,由乡人集资为其塑像建庙称之黄公祖师,庙名“泰山岩”,数百年间几经修缮,60年代文革遭遇拆毁,80年代重建,93年春新建,恢复原貌。

主要内容与形式:主要供奉黄公祖师,主要有东半县的善男信女朝拜,也有港澳台胞和东南亚华侨前来朝拜。

相关民俗活动:每年农历九月十八日祖师诞生日和农历正月初五均举行盛大的佛事活动,特别是农历正月初五日每年均举行“请火”活动,巡游花石、留安全境,吃敬桌,盛况空前,异常热闹。

相关民俗事象:收藏法器、经书、签诗等民俗实物资料

讲述人:郑清标

地址:花石社区六组

4、佛教(清水祖师庙)

清水祖师宫位于下宫庙,内供奉清水祖师、十八罗汉、土地公,始建于清朝道光年间,信仰众弟子有林氏、李氏、邱氏,逢佛生日必备上供品拜烧金,放鞭炮。

讲述人:林培植

地址:桃城镇济川社区一组

电话:23898603

5、龙山宫

习俗沿革:“文革”后,延续至今。

主要内容与形式:主要供奉“上帝君”、“天君”、“吴赛公”、“法主”、 “宫主”、“许李元帅”等诸神

相关民俗活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四月初五、七月二十三、十月初七等日,村民就请诸神在一起供奉,每家都来摆“菜盆”,晚上放映电影、木偶或演戏等。

讲述人:陈存策

地址:桃城镇仑山村

电话:23896954

6、西门宫

习俗沿革:西门宫又名威镇宫,肇建于明朝嘉靖四十年(即公元1561年)建在来德门内即今宫址供奉广德尊王。

主要内容与形式:每年三月二十二、八月二十二生日,善男信女到此烧香祈福。

相关民俗活动:请道士或和尚前来为善男信女祈福,保护当地风调雨顺。

讲述人:戴锦安

地址:永春桃城西门城隍庙

电话:24885839

7、城隍庙

习俗沿革:城隍庙置县后始建。宋庆元年重建,历经元明清至今。

主要内容与形式:每年五月十三神诞、二月十九观音神诞,七月十八普度,十月初一、十二月十五天公敬,善男信女到此烧香祈福和每月十五供斋。

相关民俗活动:请道士或和尚前来为善男信女祈福,保护当地风调雨顺,并有戏曲和电影。

讲述人:戴锦安

地址:永春桃城西门城隍庙

电话:24885839

8、东岳庙

习俗沿革:始建于唐朝,1958年拆除,1989年小部分重修。

主要内容与形式:供奉岳帝,神诞农月3月28日。

相关民俗活动:农历三月二十八日神诞设坛,排筵庆贺。

讲述人:郑兴传

地址:桃东社区18组

电话:23874668

十九、庙会  

1、桃源殿

习俗沿革:明朝重修,清初及民国时再次重修,1985年成立永春道教协会,2000年翻建。

主要内容与形式:道教活动场所,供奉玄天上帝、张公圣君、李公元帅、观音佛祖。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日,十一月初四日举行隆重庙会,

每年或不定期举行一次迎神祈福绕境活动(请火)。

相关民俗资料:神像、辈轿三辆、太子冠、牌匾、史碑

讲述人:郑振荣

地址:桃城二幢203室

2、辛田宫

习俗沿革:原名坵湖宫,建于清朝乾隆年间,重修于2001年。

主要内容与形式:道教活动场所,供奉朝天圣侯、马氏三显真仙、张公圣君、观音佛祖、周大将军、黄公祖师、武功祖师、福德正神。

相关民俗活动:每年农历三月初九日朝天圣侯神诞,三月十七日马氏三显真仙神诞,七月廿三日张公圣君神诞均设坛摆筵祝贺。

在春节期间举行进香活动或巡境活动,每年农历十一月初七举行年安清醒。

讲述人:郑兴传

地址:桃东社区18组

电话:23874668

二十、物候天象知识

(一)、气象谚语:

1、惊蛰没打雷,会四九日黑。(日黑:指阴雨天)

2、早日不成天,晚日晒死仙。

3、漏夏,水土水土放低低。(意即:夏至日下雨,夏至后雨水多)

4、夏至没转螺,大水十八回。(意即:夏至那天没打雷,夏至后经常会下雷阵雨、瀑雨)。

5、五月节粽,吃了破裘才甘放。(意即:端午节过后天气转暖)

6、日晒上元灯,雨浇清明种。(意即:上元晴天,清明下雨,农业丰收。)

(二)、农事谚语:

1、冬至前犁金,冬至后犁银。(意即:冬至前犁田比冬至后犁好)

2、夏至过五天,稳子没播不安然。(稳子:指中稻)

3、谷雨前后,种瓜种豆。

4、芒种北,种蕃薯卡大头壳。(意即:在芒种这个节气内种地瓜大丰产。)

5、六月立秋秋内游,七月立秋紧丢丢。(意即:农历六月立秋,夏收夏种工作可放缓些;若是七月立秋,应抓紧,不然会错过季节造成减产。)

讲述人:余孙坝

地址:桃城镇洋上村十三组

二十一、俗语

1、翁田某岸,家伙一半。(意即:丈夫勤耕,妻子俭持,互相配合,即可致富)。

2、众人拾柴火焰高。

3、聚沙成塔,滴水成河。

4、三根大锄头,抵不过一支煎匙子。

5、教子千方不外勤。

6、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

7、坏坏翁,吃不空。

8、亲生子,不及自己财,自己财,不及荷包内。

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0、做娘易,做女间 难。

11、坐食山空。

12、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13、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14、知足常乐。

15、人无辛苦气,难得世间财。

16、儿孙不如我,金钱有何用?儿孙胜于我,金钱有何用?

讲述人:余孙坝

地址:桃城镇洋上村十三组

二十二、药物

1、治喉药粉

习俗沿革:传承人继承其祖母制作治喉药粉的方法及认识,采摘治喉的青草药为患者治疗喉咙,效果甚佳。

诊断方法:问、闻、望、切

医疗方法:用药粉吹入喉咙,青草药擦洗喉咙。

药物配制方法:采集治喉青草、晒干、研粉

相关器物文献:碾药槽、铜钟皿

传承人:郑拔放

地址:桃城镇花石社区四组

电话:23719801

2、黑药膏

习俗沿革:传承人继承其祖父(石鼓卫生院中医师)中医事业,学习中医医疗方法,并祖传黑药膏制作方法。

诊断方法:问、闻、望、切,体温计、听诊器等方法和器械进行诊断。

医疗方法:用黑药膏外贴,治疗皮肤科一切无名肿毒,效果甚佳。

药物配制方法:纯中药碾粉加凡士林熬制

相关器物文献:碾药槽、铜钟皿、熬药钵

传承人:郑重谦

地址:桃城镇花石社区七组

电话:23866659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