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培训-永春教育-专题专栏-永春县人民政府

2025年05月10日 星期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永春教育 > 教研培训
由二胎家庭中“老大”的心理问题引发的思考
2022-11-23 10:53 阅读人数:160

  随着三胎政策的落地,大宝二宝的话题已不再新鲜,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二孩出生,家庭结构的改变,不少老师发现,家长们照顾了小的,对年长的孩子关注度降低,因面临父母的关注和爱都被突然分走,大宝很容易把二宝看成自己的竞争对手,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个真实的案例。 

  一、个案介绍 

  我班的陈航同学是个聪明的孩子,模样也非常帅气,学习成绩优秀,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和同学们也相处得很好。但是从五年级开始,身体一向挺好的他三天两头因为头晕请假,上课常常走神,课后也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不愿与人交流,成绩也从原来的优秀变成中等。经过县、市、省多家医院检查,得出的结论都是身体健康,没有器质性的病变。那么,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 

  二、个案背景 

  陈航同学父子都有一耳失聪,二胎政策实施后父母就生了个二宝,想让孩子将来可以有个照应。又因为近期同样有耳疾的父亲到外地工作,母亲便带上年幼的弟弟陪同前往,把陈航留给了外公外婆照看,陈航也从原本享受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多重宠爱的宝贝疙瘩变成了一个留守儿童。 

  三、个案分析 

  通过观察、家访、谈话,我们发现陈航的变化确实是由于弟弟的到来产生的。他觉得父母平时关注弟弟比他多,特别是妈妈经常在朋友圈里晒弟弟如何乖巧可爱,加之这次又让他留守,他便觉得父母和弟弟是一家三口,而他像个外人,他又因自己一耳失聪而自卑,不同意父母的决定又不敢极力反对,怕惹得父母厌弃他,因此就用头晕来吸引父母注意。很明显陈航的心理出现了问题。 

  作为老师,如何帮助陈航减少因弟弟的出生带来的负面情绪,使其在健康的心理环境下成长呢? 

  四、个案指导 

  有心理学家称,父母生育二胎会给家里老大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种压力远比父母想象到的要大得多,如果忽视,会对老大产生很大的影响。我们要了解老大的心理变化,根据老大的心理变化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帮助老大走出心理困境,以期待二胎家庭的生活更加和谐,老大、老二都能健康、快乐的长大。基于这种考虑并结合陈航同学的情况,我们制定了家校携手教育计划。 

  1.引导家长,绝不厚此薄彼。 

  我让陈航的父母每天通过电话关心他,常告诉他“爸爸妈妈永远爱你”, 多利用假期陪伴他。在朋友圈晒二宝的时候要同时晒陈航,要经常夸奖他,不要因为二宝的原因批评他,不要告诉他“你要让着弟弟”,在处理兄弟矛盾时要向理不向人。在老大闹情绪的时候,一定要关注,要安抚陈航的情绪,不要一句“你已经是哥哥了要懂事,不要不懂帮忙还添乱”应付了事。 

  2.召开相关的班队课和心理课,进行心理疏导。 

  我还及时召开《有了二胎,父母对我们的爱少了吗》的主题班会,开设心理课《一起长大的幸福》,课上邀请了家有二宝的爸爸妈妈一起参加,通过父母现场情感剖析,师生交流,让陈航和所有的孩子意识到父母因为弟弟妹妹较小,在他们身上花了较多的时间,但他们仍然是父母心中独一无二的宝贝,也让孩子们认识到有兄弟姐妹陪伴着一起成长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利用晨会和班队活动课,让学生谈谈“怎么当哥哥、姐姐”“我有个可爱的弟弟、妹妹”,从正面引导学生,引导他们积极向上、心中充满阳光,让孩子走出心理困惑。 

  3.举行亲子活动,融洽亲子关系。 

  为了帮助陈航,给他和父母制造愉快相处的机会,我班开展了一系列亲子活动,如:组织家长孩子一起去踏青,一起去慰问留守的贫困儿童,合作包春卷……每场活动我都叮嘱陈航的家长要参加,通过一次次互动,陈航和父母相处时的笑容越来越多。 

  4.搭建比赛平台,创造展示机会。 

  作为段长,我组织年段开展各种比赛: “我给弟弟妹妹穿衣服”“我给弟弟妹妹讲故事”“小鬼当家”等活动,评选出“十佳哥哥、姐姐”!看着陈航同学拿着奖状开开心心地和弟弟合影,我由衷地感到高兴。 

  五、个案成果 

  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陈航再也没有因为头晕请假了,成绩又稳居班级前茅,还在县书法比赛和英语小导游比赛中获得了好成绩。陈航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灿烂,甚至还主动和父母承认错误。他的家长激动地跑到学校向我们表示感谢,他说:“如果不是我们认真细致的工作,他们还在为陈航不知名的头晕而焦头烂额。” 

  六、结论与思考 

  随着老二的到来,父母会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来照顾老二,部分老大一时没有办法接受这种身份转变过程中弟弟妹妹与自己争宠这一现实,因此而滋生了一些心理问题。这并不是个案,而是一个较普遍的现象。为了深入了解二胎家庭中老大的心理活动,我们对40名二胎家庭中的老大及父母进行调查及访谈,其中有29名孩子或多或少都存在些心理问题,有的异常行为增多,如:装病、自虐、自残……有的出现社交回避,有的产生敏感嫉妒心理,变得偏激狭隘……而这些问题如果不得到重视和妥善解决,不仅影响孩子的学业发展,严重的还会制约孩子健康人格的发展。而陈航这一成功案例告诉我们,在帮助大宝度过心理危机期时,家校合作能很好地融合家庭的个性化和学校教育的科学化、专业化的特点,充分发挥亲情的力量,又弥补了家庭教育精力不够、能力不足的缺点。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教育,也离不开家庭教育,只有家校步调一致,通力合作,才能把孩子培养成具有完美人格的人。(永春县桃城镇中心小学    郭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