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永春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1-12-29 10:09 阅读人数:1

——2021年12月22日在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永春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潘双贵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我县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下,全县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五促一保一防一控”工作任务,持续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全县经济总体平稳。

  (一)主要经济社会指标完成情况

  ——地区生产总值536.07亿元(预计数,下同),增长7.0%;

  ——农业总产值50.38亿元,增长8.0%;

  ——工业增加值289.21亿元,增长6.0%;

  ——建筑业增加值36.72亿元,持平增长;

  ——第三产业增加值181.08亿元,增长10.6%;

  ——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0.02亿元,增长8.1%;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01亿元,增长10.1%;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

  ——出口商品总值31亿元,增长4.4%;

  ——实际利用外资6300万美元,增长10.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2.3亿元,增长8.0%;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950元,增长11.0%;

  ——规划用地内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61.7%;

  ——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1.90人;

  ——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42.5张;

  ——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100.0%;

  ——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PM2.5浓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主要流域水质优良比例完成市下达任务。

  (二)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情况

  1.着力固大盘,持续优化产业结构

  农业生产稳步增长。一是稳定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建设高标准农田2.13万亩、完成粮食播种21.67万亩、蔬菜种植11.78万亩、生猪存栏14.3万头。二是深化农村三产融合,推进特色现代农业“3366”工程、农业产业强镇,12个现代农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1.15亿元,入选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三是发展智慧信息服务,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建设现代农业物联网应用示范基地5个,全力打通信息服务环节,提升益农信息网络销售功能。

  工业生产增速放缓。一是实行县领导三级协调机制,组织实施《持续壮大有根产业发展》等惠企政策,帮助企业办理转贷资金1.04亿元,兑现各级扶企资金2.27亿元,推动85家规上工业299企业增幅超50%。二是深入实施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创新工业园区管理体制机制,鼓励工业厂房规范化建设,51个重点技改项目完成投资13.33亿元,万家美获评省级绿色工厂,2家企业获省市节能循环经济奖励99.4万元。三是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成功召开全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工作现场会,九牧智慧制造产业园获评国家“5G+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

  第三产业有序增长。一是开展第三产业增量提质行动,公路运输业、邮政业、电信业分别增长20%、30%、25%,新增货运企业5家、货运车辆914辆,12个县级以上服务业项目完成投资11.93亿元。二是抓好房地产供需平衡工作,保障县城、热点区域房源供应,新发售建发泊月小区等9个楼盘,商品房销售面积有序增长。三是抓好全域旅游创建工作,正式上线运营“畅游永春”APP,推出精品旅游线路6条,成功举办芦柑文化旅游节等大型活动5场次,推进岵山古镇、五里街古街等乡村旅游片区建设,仙夹龙水获评省级金牌旅游村,全年接待游客、旅游收入分别增长42.5%、36%。

  2.着力扩内需,不断释放消费潜力

  消费需求持续回升。一是推进线上线下消费融合,深化“全闽乐购”、汽车专场促消费活动,举办“云上跨年购”、“五一大放价”、双节大促、美食嘉年华等系列活动,限上批零住餐业销售额累计完成83.47亿元、增长34.5%。二是推广发展直播电商新型消费,用好用足“美丽永春”直播带货基地、万春寨电商平台,开展直播技能专业培训3期,新增电商销售额23.86亿元。三是积极培育商贸限上企业,兑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管理支出资金143万元,新增限上商贸企业35家。

  投资需求稳定恢复。一是深化四项竞赛活动,新开工项目89个、投产项目67个,145个县级管理项目完成投资126.87亿元。二是全力开展“五全招商”,推出招商全过程“保姆式”服务特色做法,紧扣有根产业、生物医药、文旅康养、高端制造等领域,加大以商招商、补链强链招商和二次招商工作力度,共签约项目45个,计划总投资226.35亿元,梳理批而未供1490亩、低效用地1219亩、规划新增用地8676亩。三是强化前期服务,组建用地要素保障和建筑工程审批服务专班,推出政府集中购买施工图审服务,在用地报批的同时即出红线图,同步推进规划设计、立项等前期工作,争取预算内、专项债项目资金2.99亿元。

  外资外贸提质增量。一是全力落实外贸支持政策,动员企业尽早尽快到资,新备案(增资)外商投资企业16家,全年预计合同利用外资6300万美元、增长10.5%,全年出口31亿元、增长4.4%。二是推进市场采购模式出口,永春芦柑首次进入美国市场,成为福建首宗冷处理出口美国农产品,新增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11家,入驻东南亚采购集散中心永春产业馆20家,拉动出口319万美元。三是加强外贸出口风险提示,组织中小微企业免费投保出口信保,拨付出口信保奖励117.82万元。

  3.着力促创新,稳步提升改革成效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一是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用好“互联网+监管”,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拓展企业信用融资渠道,2021年区域信用状况评估三期全市前三,“信易贷”平台新增授信4515万元。二是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以“惠企政策申报”、“‘一件事’集成套餐”等12个专区为一体的“永易办”政务服务掌上办理平台,推行注册登记“5+1”窗口服务,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4小时。三是推动优质资源改制挂牌交易,新确定上市后备企业4家、场外市场挂牌后备企业24家,完成股份制改制企业8家、到海交所挂牌交易企业3家。

  生态文明不断深入。一是有序推进污染防治,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市前列,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持续保持在99.7%以上,国、省控县域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未发生污染场地风险事故。二是持续深化生态产品“三级市场”改革,成立全市首家生态资源公司,试验区量化生态资产1.4亿元、生态资产增值2300万元,入选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模式与典型案例。三是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的“两高”项目盲目发展,贯彻落实生态环境源头防控指导意见,今年以来审批(备案)项目192个,均未涉及“两高”领域和产能过剩行业。

  “三创”机制加快构建。一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出台《进一步支持企业科技创新促进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规上工业R&D经费支出2.44亿元、增长17.4%,新增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2家、省市星创天地5家、市级众创空间3家,选任省市科技特派员(团队)87人,获上级科研补助960万元。二是聚焦创业带动就业,实施“桃源英才回归工程”,筹建“永春县人才促进会”,汇总入库永春籍在外人才3021名,打造招工引才生态圈,举办福建省(永春)乡村振兴“师带徒”引凤项目大赛,引导高校毕业生来永就业创业,发放安居补助、就业见习、创业担保贷款贴息234.73万元。三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公共服务供给,发挥发明专利收储中心作用,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改革,新增商标注册2900件、市场主体5839户,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8.7件。

  4.着力惠民生,不断增进幸福指数

  乡村振兴全面实施。一是建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机制,持续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特色乡镇2个、试点村20个,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线路3条,完成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项目134个,获评中国最美乡村百佳县,岵山和林、东关外碧入选省级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二是健全完善返贫监测和帮扶制度,运行一库五机制,重点监测脱贫人口的收入变化、“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巩固情况,实施各类帮扶措施299条。三是强化农村薄弱环节建设,加快推进美丽乡村经营管护、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体制改革,持续探索长效机制,健全分类管护,完成管护台账7088条、梳理制定管护指南12份。

  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一是深化城乡品质提升年活动,突出“以产兴城、以城聚产、产城融合”,有序推进城东片区、榜头片区改造,完成金龙城北门街景观提升工程,茂霞、北溪等4村入选福建高级版“绿盈乡村”。二是完善市政设施配套,扎实推进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设置垃圾分类投放亭15座,新(改、扩)建各类管网50公里,智慧停车管理平台正式上线运营,新增停车泊位1947个。三是开展城区植绿增绿补绿护绿,完成城雕环岛、香都广场、通州大道等重要节点绿化改造,城区绿化覆盖面积约1072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约14.7平方米;加快推动全面治水,治理水土流失4.61万亩,安全生态水系、马跳水库、晋江防洪工程等项目有序推进。

  公共服务不断提升。一是持续打磨“学在永春”教育品牌,撤并东山小学、双恒幼儿园等小规模乡村学校9所,加快石鼓第三中心幼儿园等8个重点项目建设,实验幼儿园、榜头实验小学等8个项目竣工投用。二是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健全完善县域紧密型医共体试点建设,提升县医院、中医院应急设备配置,推进达埔、蓬壶、横口、苏坑等卫生院建设,县妇幼保健院建成投用,完成疫苗接种72.89万剂次。三是实施文化惠民和运动健身工程,组织永德会馆非遗展演,设立岵山高速服务区“永春非遗文化商城”,“永春香制作技艺”成功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仙夹镇被授予中国漆艺之乡;改造提升篮球场10个、老年人活动中心8个,永春健儿林芷琴斩获全国残运会两金一银佳绩。

  社会保障日益完善。一是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开展“企业保障、稳岗就业、人才引育、技能提升”行动,城镇新增就业152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94%,发放各类复工稳岗补助资金3255万元。二是畅通交通路网,加快兴泉铁路、泉南高速锦斗互通、泉南高速永春互通至汤城枢纽段及厦沙高速公路汤城枢纽至德化段改扩建工程等项目推进工作,完成农村公路改造60公里、危桥改造5座、安保工程50公里、国省干线“白改黑”46.5公里。三是防范安全风险,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食品、药品等安全监管,创建“三治融合”示范村31个,发挥县乡村三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作用,推进平安永春、法治永春建设,综治“三率”位居全市前列。

  在看到经济形势正逐步向好的同时,也看到当前新冠肺炎疫情走势不确定性对经济进一步恢复构成掣肘,我县经济平稳运行的压力仍然不小,主要体现在:一是工业增长压力较大。受疫情、去产能、有序用电等影响,部分高耗能企业停产整顿;同时大宗商品及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物流成本剧升,技术工短缺,一定程度上影响规上工业产值的增长。二是就业民生保障面临很大压力。财政经常性收入持续增长后劲乏力,财源渠道匮乏,主要靠外来机会税源和破产转让一次性税源拉动,同时疫情防控、兑现惠企政策、债务还本付息等刚性支出急剧增加,财政收支处于常态化“紧平衡”状态,教育、医疗等领域缺口压力不小。三是减排与发展的矛盾突出。随着碳达峰、碳中和国家发展战略纵深推进,县域产业转型升级、节能降碳任务繁重,资源环境承载压力不断加大,县域经济发展空间进一步被压缩,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的路径还处于探索阶段。对于这些问题和不足,在今后工作中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继续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全方位推动永春高质量发展超越。

  (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综合考虑发展大局需要,立足当前经济发展态势,建议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为: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0%;农业总产值增长4.0%;工业增加值增长6.6%;建筑业增加值增长9.2%;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7.9%;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6.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0%;出口商品总值增长5.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0%;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1.91人;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不含农村自主组织)43张;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100.0%;能耗总量和强度、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节能减排等绿色发展指标完成上级下达目标;安全生产相对控制指标完成市下达任务。

  (二)2022年重点项目安排

  坚持节约集约原则,推动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探索项目综合性建设模式,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夯实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征集2022年实施县级管理重点项目165个,总投资500.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46.28亿元、增长15.36%。①工业项目77个,年度计划投资56.6亿元;②服务业项目19个,年度计划投资18.62亿元;③农林水利项目14个,年度计划投资10.24亿元;④交通项目5个,年度计划投资15.56亿元;⑤能源项目1个,年度计划投资2.11亿元;⑥社会事业项目11个,年度计划投资3.32亿元;⑦城建环保项目38个,年度计划投资39.83亿元。

  三、2022年主要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结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主要任务,2022年要重点抓好以下九方面工作:

  1.深入实施重大战略部署。一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以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试点县为抓手,持续加强各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的培育和提升推进,加快2个省级乡村振兴特色乡镇、20个试点村,7条市级乡村振兴示范线、3个市级乡村振兴整镇推进工作,力争2022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示范村覆盖率达31%以上。二是统筹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落实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引导研发应用新型节能环保技术、装备和产品,力争实施光伏发电、生物质能等新能源项目1个以上。三是扎实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动融入闽西南协同发展区、海丝先行区等,积极创建“海丝”新香路,全力推进海峡两岸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兴泉铁路站前广场、永春老醋科技产业园等园区载体建设。

  2.奋力推进工业稳盘固盘。一是积极挖掘在产企业潜能,落实县领导走访挂钩帮扶重点企业制度,组织实施龙头促进工程,加快推动九牧、林生纺织等一批企业稳产扩容,力争新增产值75亿元。二是加大中小微企业培育力度,制定新旧动能替换计划,加快引导骏源纺织、怡辰科技等30家新纳入规上企业发挥产能,力争新增产值10亿元;跟进爵能厨卫、美宏科技等一批条件较为成熟的企业,积极推动规下转规上,力争新增规上工业企业20家。三是紧抓工期建设节点和增资扩营需求,用好用足省市技改专项资金,鼓励工业厂房规范化建设,重点跟踪锦林环保、美岭水泥等10个5G数字赋能项目,昌林瓷业、福居新型墙砖等17个省市重点技改项目,力争新增产值10亿元。

  3.扎实抓好三产增量提质。一是抓商贸回补提升,深化“全闽乐购”促消费活动,组织开展重点企业平台促销、直播带货促销等线上活动,做好“小升限”、电子商务产业园规范化运营管理工作,推动商超百货、汽贸家电、电子商务等领域实现较快增长,力争完成限上批零住餐增长25%以上。二是抓旅游回暖复苏,持续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推进“非遗文化+旅游”“农业+旅游”“工业+旅游”,充分运用“畅游永春”APP,宣传推介6条特色旅游线路,创建省级全域旅游小镇3个、金牌旅游村4个,提升一批高端精品民宿。三是抓新兴业态培育,大力发展研学游学、检验检测、职业教育等业态,加快推动香料精油实验室、全域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等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项目建设。

  4.稳步推动农业融合发展。一是全力保障农业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抓实抓细田间管理,防范重大病虫害等灾害,全力创建国家数字种植业创新基地,新增标准化生态茶园0.5万亩、芦柑园0.5万亩。二是全力推进园区提质,支持发展“田园综合体”,继续实施湖洋芦柑综合体、聚富芦柑庄园、泰丰农业生态园等重点项目,谋划猛虎柑桔场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新模式,力争各乡镇建设现代农业精品示范项目1个以上。三是全力提升品牌效应,巩固永春芦柑、永春佛手等区域公用品牌,鼓励企业与合作社积极申报“三品一标”,力争认证绿色食品1个、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2个;推进全县“一品一码”可追溯体系建设,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达98%以上。

  5.培育扶持建筑业发展壮大。一是推动企业协作配套,用好用足促进建筑业发展十二条措施,积极引导房地产、工业园区项目与本地建筑业企业合作共建,支持本地建筑业企业“走出去”承揽工程建筑、市政工程等业务,力争资质以上建筑业产值增长20%。二是提升行业技术水平,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加快推进建筑行业绿色转型,强化绿色建材选用、绿色施工、绿色交付一体统筹,新建节能环保建筑比例达100%。三是鼓励资质晋升,支持建筑业高层次人才引进培育和科技创新应用,支持现有资质以上建筑业企业做强做优,力争晋升总承包一级资质企业1家、晋升专业承包一级资质企业1家。

  6.精准发力项目落地见效。一是加快项目建设,推行“五个一批”机制,深化“四项竞赛”活动,重点推进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试点、横七线等44个省市在建重点项目,力争完成投资48.9亿元以上。二是加强项目储备,切实发挥好“五全招商”机制,推进中小微产业园建设,继续通过市场化重组、司法拍卖等方式盘活(新增)工业用地,拓展招商载体空间,力促82个在谈项目转签约、20个有一定进展的项目早落地、47个已落地项目加快建设。三是加速项目攻坚,发挥县领导一线办公、三级协调推进机制,开展清单对帐检查,重点加强进度滞后工业项目的协调推进力度,协调解决安置地落实慢、土地报批周期长、规划设计质量差等问题。

  7.加速形成改革示范作用。一是持续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深化生态产品市场化改革,加快制定生态资产目录清单和核算体系,探索生态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和绿色认证机制,健全生态型企业现代管理体系和职业经理人制度,推动生态资源市场化进程。二是释放市场活力,推行行政审批“321”工作模式,全面推进数据共享汇聚、全流程网办、“一件事”集成套餐服务,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优化提升“互联网+监管”应用水平,着力实现工业投资项目“拿地即开工”、普惠性政策“免申即享”,力争新增各类市场主体8000家、海交所挂牌交易企业2家。三是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成立国有资产运营保障中心,组建城建、文旅两大企业集团公司,推动国企平台信用“2A”评审。巩固提升公立医院、行政执法、安全生产等领域现有成果,加快推进农村产权制度、农业水价等试点建设,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

  8.优化提升城乡品质服务。一是稳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紧扣“东拓、西进”发展思路,有序推进城东、城西片区建设,加快留安山东路、桃石路等项目,力争完成棚户区改造14万平方米。二是整治提升人居环境,开展“美丽庭院”创建三年行动,新(改、扩)建燃气、污水、供水管网45公里,改造垃圾中转站3-5座,加快推进垃圾焚烧发电等项目,完善智慧停车、智慧水务一期等新型基础设施支撑。三是持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巩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推进县博物馆、苦寨坑考古遗址公园等项目建设,保护修缮各级文保单位;加快创建省级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联合省体育职业学院建设永春白鹤拳学院,大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打造具有永春特色的全民健身赛事。

  9.着力保障改善民生福祉。一是组织实施名师工程、薄弱校改造提升工程,全面落实“双减”规定,指导中小学创建省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支持永春二中创建省二级达标高中、仰贤小学扩容升格,加快推进永春一中魁星校区、永春一中长安校区、化龙实小等项目建设。二是组织实施医疗设备提升工程、卫生人才提升工程,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推进县医院应急提升、蓬壶分院、达埔分院等重点项目,加快片区医联体试点,拓展建设县域双向转诊、远程影像、远程心电等信息系统,做好脱贫人口大病专项救治、慢病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等工作。三是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城乡居民保参保率不低于98%,持续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群体等就业,落实减负稳岗政策支持企业吸纳就业等各项措施,全县城镇新增就业1500人以上,职业技能提升培训3000人次以上。推广“免费午餐”“养老+托育”等模式,建设区域性养老服务照料中心2所、居家养老服务分站20所、低保安居房20户。四是加强道路交通、消防、矿山、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监督,统筹推进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安全生产相对控制指标控制在上级下达目标内;开展“八五”普法,一体化推进“法治永春”“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做好矛盾纠纷排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维稳等其他各项工作,健全社会治理体系,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各位代表,做好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任务十分艰巨、责任意义重大。我们将全面落实县委的决策部署,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指导、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振奋爱拼敢赢精气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生态永春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