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永春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23-01-04 10:12 阅读人数:1

——2022年12月29日在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永春县发展和改革局  潘双贵

各位代表:

  受县人民政府委托,向人大常委会报告我县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今年以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监督支持下,全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防风险”,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合力克难奋进,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有序运行。

  (一)主要经济社会指标完成情况

  ——地区生产总值560.44亿元(预计数,下同),持平增长;

  ——农业总产值50亿元,增长4.5%;

  ——工业增加值308.33亿元,下降1.2%;

  ——建筑业增加值31.5亿元,下降3.3%;

  ——第三产业增加值193.43亿元,增长2.0%;

  ——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0.27亿元,同口径增长6.35%;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3.79亿元,同口径增长9.31%;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6%;

  ——出口商品总值38亿元,增长8.0%;

  ——实际利用外资1592万美元,增长65.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9.5亿元,增长2.5%;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800元,增长4.0%;

  ——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1.91人;

  ——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43张;

  ——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100%;

  ——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PM2.5浓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主要流域水质优良比例完成市下达任务。

  (二)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情况

  1.奋力稳增长,生产秩序有序恢复

  农业生产稳步推进。一是大力抓好重点行业,创新集体土地托管服务,完成粮食播种21.7万亩、产量9万吨,建成全省最大循环水养鱼的工厂和蛋鸡基地,肉蛋奶、蔬菜分别增长3.0%、5.1%。二是大力抓好现代农业,推进农产品集中加工区建设,20个现代农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6.68亿元,成功创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入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省级林下经济重点县。三是大力抓好品牌建设,深化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创建工作,投产投用全市首家省级标准化生猪屠宰厂,完善“一品一码”食用农产品追溯体系,创新推出8个农产品IP,永春芦柑、永春佛手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分别达36.57亿元、17.13亿元,永春佛手荣获福建十大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工业经济持续恢复。一是实施保龙头促发展,落实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及接续政策,出台助企纾困18条、惠企提效40条措施,累计兑现各级惠企资金1.3亿元、组合式税费4.3亿元,帮助企业办理延期续贷7.75亿元,近6成重点行业实现正增长。二是实施数字技改促提升,推进“绿色化发展、智能化改造、信息化建设、数字化应用”四大重点工程,37个省市重点技改项目完成投资13.6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0.74%,良瓷科技入选省级绿色工厂。三是实施培育培优促壮大,扶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迈特富等2家企业入选省工业龙头培育企业名单,全年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0家。

  第三产业巩固优化。一是开展第三产业增量提质行动,编制第三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引导发展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新业态,18个县级以上服务业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8.22亿元,公路运输业、电信业分别增长5%、22%。二是抓好金融服务工作,开展引金入永、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六大工程、“一县一品 贷动闽生”等,民生银行入驻我县,银行机构增至10家,持续发挥桃源融资担保公司政府性担保功能,新增担保业务429笔7.5亿元,实现金融业增加值增长5%。三是深化文旅融合,启动旅游集散中心二期建设,加快推进海峡农文旅示范区,出台研学招徕奖励政策,优化研学线路22条,举办“乡约永春”文旅宣传系列活动,林俊德事迹馆入选省级研学基地,一村一镇入选省级“金牌旅游村”“全域生态旅游小镇”。

  2.致力内外需,发展基础有效夯实

  消费潜能逐步释放。一是保障民生基础消费,开展“爱永春·大乐购”等活动,发放“平价商店”补贴42.85万元,消费市场稳定有序,商超类、针纺织品类分别增长18.2%、98.8%。二是力促大宗商品消费,抢抓重要节庆时点,组织“购车节”“家装节”等活动,引导房地产开发商组团下乡推介、举办限时折扣让利活动,家具类、建材类分别增长9.0%、3.7%,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03亿元、增长7.7%。三是加快新型业态消费,推进中国香都电商直播孵化运营基地、网红电商城建设,入驻电商企业44家,积极引导本土特色产品入驻八闽福利网永春特色馆等平台,平台销售增长80%以上。

  有效投资持续发力。一是深化项目攻坚“四项竞赛”“奋战七十天”活动,推行“快反映、快协调、快销号”机制,新开工项目80个、竣工项目64个,164个县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47.5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1.2%,县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项目作为泉州唯一代表项目参加省重大水利工程集中开工视频动员会。二是强化资金争取,推行三方会审机制,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基础设施投资基金、制造业中长期贷、设备贴息贷等政策工具,永春职专扩容等8个重大项目申获5.76亿元。三是开展“五全招商”,扎实推进园区标准化建设,良瓷智慧制造产业园一期建成投用、智能陶瓷家居产业园基本建成,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34宗,盘活闲置厂房3.08万平方米,发布招商一张图,定制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共落地签约项目163个、总投资56.9亿元。

  外资外贸稳步回升。一是全力落实外贸支持政策,新设立外资企业15家,新增合同利用外资6983万美元,福源锌业、悸动餐饮等项目实际利用外资1592万美元、增长65%。二是加大出口信保力度,推广市场采购模式,鼓励万家美、锦林环保等龙头企业扩大出口,引导永春老醋、怡辰科技等外贸业务回流,预计全年出口38亿元、增长8%。三是积极培育跨境电商,搭建县(跨境)电商产业园,带动永春老醋、麻粩、面线、QQ糖等有出口资质的本土产业跨境推广销售,目前已入驻企业21家。

  3.大力抓改革创新,内生活力有效激发

  营商环境不断改善。一是开展“三提三效”优化营商环境攻坚行动,推广社会投资流程图、服务表,推出工建领域“3+”集成套餐服务,推动精彩商标等22个项目“多证联发”,平均节约办证时间50个工作日,获2021年泉州市营商环境监测第二方阵第一名。二是加大“互联网+监管”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创新开发订单贷、用电贷、税e贷等信用产品,共发放信用贷款2.84亿元,连续7期区域信用评价位居全市前列。三是推动优质资源改制挂牌交易,加快推进国企改革,成立永春城建、农文旅两大集团,列入省级重点上市后备企业3家、市级上市后备企业5家、场外市场挂牌后备企业29家,新增股份制改制企业1家、到海交所交易层挂牌企业5家。

  生态文明不断深入。一是推进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市前列,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空气环境质量优良率达99.6%、未发现涉危废突出环境问题。二是推进生态产品市场化改革,探索完成生态产品目录清单、价值核算体系、生态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职业经理人制度等“一清单三制度”,典型案例初步入选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成果汇编。三是贯彻落实“碳达峰十大行动”,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严格执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负面准入清单,今年以来审批(备案)项目354个,均未涉及“两高”领域和产能过剩行业。

  “三创”成果不断转化。一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搭建产学研企合作平台,博纯材料获批省级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国家燃香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通过市新型研发机构最高等级A级认定,新增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1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48家。二是实施“人才港湾计划”,新认定高层次人才265人,选任省市科技特派员(团队)82人(个),举办全市马兰花创业培训班,“师带徒”引凤计划永春模式获省政协领导批示肯定。三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搭建燃香产业专利数据库,参与起草国家级行业标准4项,扩大地理标志商标质押贷款覆盖面,新注册商标2000件,新增市场主体6100户。

  4.着力兜民生底线,短板弱项加快补齐

  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一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防贫保”累计理赔633人次166.52万元,“两不愁三保障”、饮水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二是加快整县推进乡村振兴,完成省级试点村项目64个,连续三年在全市乡村振兴实绩考核中总分排名第一,汉口村入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仙阳村入选第三批全国村级“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获评省级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2个。三是强化农村薄弱环节建设,设立“党建+”邻里中心35个,深化美丽乡村经营管护、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体制等改革,积极构建农村生产要素流转融资平台,完成颁证10.6万户、办理融资123笔1.53亿元。

  城乡环境美丽宜居。一是开展“提升城乡品质 建设美丽永春”专项行动,80个项目完成投资49.46亿元,列入国家乡村建设评价样本县,先进典型获住建部宣传推广。二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县城新型城镇化补短板强弱项工作,榜头实小扩建等9个示范项目竣工投用或部分竣工,全力推进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新改扩建各类管网352公里。三是提升绿化美化水平,推进城区主干道景观提升工程、823东路花漾街区建设,新增公园绿地12公顷、植树造林1.58万亩,建成口袋公园15个、绿盈乡村192个。

  公共服务不断提升。一是打磨“学在永春”教育品牌,积极筹建泉州市高级技工学校永春校区,升格小学(幼儿园)3所,永春一中魁星校区一期完工,石鼓第三幼儿园等5个项目竣工投用,建成“5G+专递课堂”32间,遴选首批名师25人、新聘任教师141人,获评省级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先行创建县。二是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协作,县总医院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结对共建,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加快达埔、蓬壶等卫生院建设,建成投用县核酸检测中心,日最大检测能力达3.84万管,可满足全县全员核酸检测需要。三是实施文化惠民和运动健身工程,开展“在水一方”夜游永春小舞台,打造五里古街文化圩日品牌,建设新型公共文化空间2个,新建烈士集中安葬区、迁葬零散烈士墓15个;推进南星社区邻里中心智慧体育公园建设,新建老年活动中心7个,线上开班永春白鹤拳海外传承营。

  社会保障日益完善。一是坚持把稳就业保就业摆在突出位置,举办各类招聘会88场次入职4392人,引导永春籍县外务工人员留永、高校毕业生来永就业2722人,发放各类稳岗补助资金397.29万元,在全省率先设立镇级医保服务窗口,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8.7%、99.45%。二是畅通交通路网,编制公路干线路网规划,加快泉南及沙厦高速公路改扩建、锦斗互通等项目推进工作,兴泉铁路永春段已具备投入使用条件,完成农路改造51.2公里、安保56公里、危桥5座。推进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成功运营县老年公寓及16所乡镇敬老院,完成低保安居工程22户。三是防范安全风险,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强化食品、药品等安全监管,完善消防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发挥县乡村三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作用,推进平安永春、法治永春建设,综治“三率”位居全市前列。

  今年来,疫情局部散发、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对我县经济社会稳定发展造成较大压力,主要体现在:一是工业增长压力大。受下游市场低迷、原材料不足等影响,水泥建材、机械制造行业产能下降明显,同时纺织行业产业链整体向东南亚转移,总部企业订单被迫调剂。二是财税收支紧张。六大重点行业减量萎缩,同时疫情防控、兑现惠企政策等刚性支出急剧增加,可调度资源和资金匮乏,财政收支处于常态化“紧平衡”状态。三是保护与发展的矛盾突出。随着“双碳”国家发展战略纵深推进,县域产业转型升级、节能降碳任务繁重,资源环境承载压力不断加大,县域经济发展空间进一步被压缩。对这些问题,我们已经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解决,今后必须加大工作力度。

  二、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县委十三届十四次全会要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奋力建设“生态之都、文化之旅、康养之地、智造之谷”。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坚定不移壮大“3+2”产业。深化“工业园区标准化建设”“抓五全招商促项目落地”专项行动,全力延伸“香瓷醋”三大特色有根产业链条,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体系,大力发展文旅经济。推进中心城市建设。深化“抓城建提品质”专项行动,围绕“一主一副多特”城镇发展格局,加快“东拓西进”,推进城东、城西片区更新,构建生态、生产、生活“三生一体”格局,打造以人为核心的生态型新城。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精心组织实施一批民生实事,加快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切实保障基本民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综合考虑发展大局需要,立足当前经济发展态势,建议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为: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农业总产值增长3.5%;工业增加值增长7.0%;建筑业增加值增长8.8%;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5.5%;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6.0%;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0%;实际利用外资780万美元;出口商品总值增长8.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6.5%;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1.91人;每千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不含农村自主组织)43.5张;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100.0%;能耗总量和强度、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节能减排等绿色发展指标完成上级下达目标;安全生产相对控制指标完成市下达任务。

  (二)2023年重点项目安排

  坚持节约集约原则,推动土地集中连片开发,探索项目综合性建设模式,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夯实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征集2023年实施县级管理重点项目211个,总投资503.8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41.65亿元(新口径)、增长18.31%。①工业项目93个,年度计划投资60.01亿元;②服务业项目23个,年度计划投资9.67亿元;③农林水利项目32个,年度计划投资12.22亿元;④交通项目5个,年度计划投资12.80亿元;⑤能源项目7个,年度计划投资5.29亿元;⑥社会事业项目18个,年度计划投资8.52亿元;⑦城建环保项目33个,年度计划投资33.15亿元。

  三、2023年主要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结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主要任务,2023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八方面工作:

  1.推动工业提质扩量。一是全力稳住工业大盘,深化县四套班子领导挂钩帮扶机制,引导家居建材、轻工纺织等领域产业链配套,开展纾困贷、政银企担等系列惠企活动,及时响应企业信贷融资、订单对接等需求,力争规上工业产值增长11%以上。二是紧抓增资扩营,用好用足技改设备补助等优惠政策,推进登宝路、香橼茶业等34个重点技改项目,同时加快新型打印材料产业园等新一批产业园区标准化项目,持续推动城镇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盘活闲置厂房,力争新增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三是加大企业培育力度,实施数字赋能工程,以冠中5G+绿色环保等8个省数字峰会重点项目为示范,引导更多企业智能化改造、降本增效,重点培育一批纺织服饰、机械配件等领域种子企业、准四上企业,力争新增四上企业70家以上。

  2.加快农业高质量发展。一是抓粮食安全生产。严格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流转、弃耕未耕地复耕,培育涉粮新型经营主体和产粮大户,稳定粮食播种21.66万亩、产量超9万吨。二是抓园区载体建设。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等3个国字号示范为抓手,重点打造农产品集中加工区,提档升级“5+2”特色产业,推进林下业态与文化旅游、自然教育、健康养老等深度融合,加快创建海峡农文旅融合示范区、农业主题文化庄园、智慧农业中心。三是抓品牌技术提升。建立完善地理标志和农产品IP保护体系,鼓励企业与合作社积极申报“三品一标”,争创永春芦柑驰名商标,推广粮食作物“五新”、化肥减量增效等新技术,建立优质水稻品种等种质资源库。

  3.力促三产做优创特。一是抓商贸回暖提升。持续开展促消费活动,培育夜间经济、暑期经济等业态,运作好跨境电商园、永商网红城及达埔香都电商(直播)孵化运营基地,拓展香、醋、瓷等本土特色产品销售渠道,力争电商销售额增长20%以上。二是抓研学旅游开发。深入实施推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23条措施,深化与省旅发集团等大型文旅企业全面合作,加快魁星文化园、研学中心大楼等项目建设,开展非遗研学旅行活动,完善特色民宿、休闲露营基地等配套基础设施,力争旅游人数、旅游总收入实现较快增长。三是抓新兴业态培育,鼓励企业工贸分离、主辅分离,发展文创、广告、展会等现代化服务业,谋划推动物流快递产业园区、花卉苗木专业市场等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业项目落地建设。

  4.扶持建筑业做大做强。一是抓工程承揽,探索建筑联盟模式,鼓励建筑业企业组建联合体承接县域内工程项目,同时支持本地建筑业企业与建材制造企业组团“走出去”承揽业务,力争完成建筑业合同产值30亿元以上。二是抓资质晋升,研究制定促进建筑业企业发展若干措施,支持建筑业企业做强做优,力争晋升总承包一级资质企业1家、晋升专业承包一级资质企业1家,资质以上建筑业产值增长15%以上。三是抓行业技术,积极参与制定绿色建筑标准,推动政府投资项目优先采用装配式建筑,力争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30%以上。

  5.推进项目攻坚突破。一是抓项目建设,持续开展“四项竞赛”活动,重点推进恒勤科技、打印机彩色碳粉等211个县级以上重点项目,建立滞后项目预警清单,力争完成投资141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105个、竣工项目85个以上,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9亿元以上。二是抓要素保障,推广政府性投资和社会性投资服务流程表,建立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整合预算内投资、政府债券、政策性金融工具等资金,有效保障美岭水泥扩建、怡辰小家电三期等新开工项目的用地、审批等要素。三是抓项目储备,探索建立项目谋划考评激励机制,紧抓上级资金投向,围绕产业发展、城市布局、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等重点领域谋划一批谋发展、利长远的项目,优化招商机制,精准招引上下游企业,力争全年签约项目100个以上、总投资30亿元以上。

  6.深化改革试点创建。一是抓生态标兵示范,落实好碳达峰行动方案,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稳步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工作,深化生态产品三级市场改革,加快七个一+N个人才驿站试点创建。二是抓营商环境优化,持续推行会商会审制、用地清单制,加快帮办代办服务点、企业家联络点建设,升级打造项目投资“明白办”2.0版本;拓展“永易办”覆盖范围,推动更多事项“一件事”集成服务;加快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全程电子化,力争新增各类市场主体7000家。三是抓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搭建宅基地监管平台,制定“一户一宅”认定指导意见;深入挖掘国家赋予泉州市盘活利用低效用地试点红利,研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等政策;深化林业、国资国企、医疗卫生、安全生产等领域改革。

  7.提升城乡品质服务。一是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推进城东科创产业园、城西片区建设,进一步打通桃源北路(四期)等市政“断头路”,稳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二是抓乡村全面振兴。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完善推广“防贫保”“一库五机制”永春模式,做好试点村、示范线、整镇推进建设,创建高质量的全域乡村振兴示范县。三是整治提升人居环境,完善城区绿地景观提升,新(改、扩)建燃气、污水、供水管网80公里,加快推进垃圾焚烧发电等项目,全面完成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任务,重点打造一批永春幸福河湖示范样板。四是持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重点推进苦寨坑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组织福建香制作技艺、永春纸织画申报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开展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丰富体育产品供给。

  8.加强民生兜底保障。一是加快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泉州市高级技工学校永春校区、永春一中魁星校区二期等项目,支持永春二中创建省二级达标高中,指导中小学创建省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推行校长职级制改革,深化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积极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二是实施卫生健康提级工程,推进县医院管理信息化及应急设备提升工程,深化紧密型医联体协作关系,积极对接“千县工程”,开展基层卫生服务。三是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确保城乡居民参保率不低于99%,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全年开展各类培训1000人以上、各级各类技能竞赛6场以上,力争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000人以上,持续推广互助养老模式,建设长者食堂3所、养老服务分站20个、低保安居房20户。四是加强道路交通、消防、矿山、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监督,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安全生产相对控制指标控制在上级下达目标内;深化“八五”普法,以推进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社会治安防控 建设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为契机,一体化推进“法治永春”“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做好矛盾纠纷排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维稳等其他各项工作,健全社会治理体系,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各位代表,做好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任务十分艰巨、责任意义重大。我们将全面落实县委的决策部署,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指导、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振奋爱拼敢赢精气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生态永春而努力奋斗!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