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5年12月24日在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永春县人民政府县长 蔡萌芽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永春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连同《永春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收官“十二五”:重在持续 跨越赶超
“十二五”时期,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县政府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推进跨越发展、建设美丽永春”的奋斗目标,着力保稳、求进、攻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新成效。
――经济增长更稳健。积极适应新常态,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预计2015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5.2亿元、年均增长12.3%,公共财政总收入15亿元、年均增长8.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15亿元、年均增长9.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3.8亿元、年均增长28%,分别是2010年的1.78倍、1.5倍、1.55倍和3.44倍。
――结构调整更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8.8:54.2:37调整为7.1:56.8:36.1。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8.5%,培育了8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区、4家省级、23家市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建设了五里街、湖洋等现代农业示范区和介福德福生态农业省级农民创业示范基地。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7%,主导产业培育初见端倪,轻纺鞋服、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产值分别达到187亿元、102.3亿元。香产业产值达到47亿元,荣膺“中国香都”,成为唯一国家级制香基地。九牧洁具、奔达金银丝线、翔达管桩、铭宇建材等企业建成投产。完成技改投入60亿元,连续5年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节能减排目标。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5%,碧桂园、宝龙城市广场、富临国际、天沐温泉等一批大项目落地。新增国家3A级旅游景区2个、四星级酒店1家,接待游客人数、旅游总收入分别年均增长18.3%和17.2%。建筑业投资年均增长7%,永春电力大厦荣获鲁班奖。交通运输业增加值、房地产投资分别比2010年增长42.2%和184.2%。“互联网+”经济方兴未艾,被评为2014年全国“电商百佳县”。
――城乡统筹更协调。完成《永春县城总体规划调整(2012-2030)》等规划,实施县城“十大提升工程”和五期街道景观改造工程,完成“最美县城”、“花园城市”创建,获评福建“十大醉美县城”。开展“清新桃源·宜居永春”三年行动,有序推进蓬壶、东平市级小城镇和下洋、达埔、湖洋等县级重点城镇建设。城区面积由“十一五”期末15平方公里扩大到21平方公里,城镇化水平由48%提高到59%。在全省率先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实施“十村示范 百村整治”工程,投入7.5亿元,创建10个美丽镇区、10个精品村、40个县级示范村、161个乡镇级示范村,创建覆盖率85%。被确定为全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县,以我县为“美丽样本”之一的“美丽乡村”建设国家标准正式实施。建成投用1座220千伏、6座110千伏变电站。莆永高速永春段实现通车,完成省道联三线达埔楚安至新琼、镇镇有干线高垅至吾峰、东迎宾大道、南迎宾大道、南环路、北环路(一期)等道路建设。实施交通“三个一”工程,完成农村路网建设545公里、危桥改造46座、安保工程588公里,构建了安全便捷的现代交通网络。
――生态红利更凸显。全面完成县长环保目标责任书,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20个、市级以上生态村188个,生态环境质量位居全省前列。首创“生态优先、统筹资源,多元治水、综合治理”模式,实施桃溪流域综合治理项目377个,完成投资30亿元,实现62公里主河道治理全覆盖,打造了1个国家级、4个省级水利风景区。荣获泉州市首届小流域“赛水质”考评第一,连续两年在全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制度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17.5万亩、造林绿化22.97万亩、旧村复垦4880亩。荣膺国家生态县、国家生态文明试点示范县、全国绿化模范县、中国宜居宜业典范县、全国百个农村污水治理示范县等称号。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路子加快形成。
――改革创新更深化。成为全省唯一同时承担主体功能区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生态保护与建设等三项国家级试点的县。桃溪流域生态经济试验区被确定为市级县域特色改革主题。列入全国第二批农村改革试验区,认真落实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验任务,农村宅基地使用权退出走在全省前列,探索农村土地承包权、农民住宅产权抵押贷款,在全省率先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组建水利、城建等7家国投公司,全面盘活国有资产,拓宽筹融资渠道,新增贷款额度16.75亿元。完善“核定收入、任务包干,超收分成、欠收扣补”的财政管理体制,多方争取到资金49.22亿元,机会税源回流工作取得实效。有效提振干部精气神,干事创业氛围浓厚,绩效考评连续三年位列全市前茅。
――社会进步更明显。实施县级为民办实事项目177个,完成投资49.11亿元。县殡仪馆、县医院新院、县老年公寓、安康医院综合楼、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等一批民生热点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百姓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续缴率、新农合参合率稳居全省前列。投入近5000万元,完成13家基层卫生院提升工作。实施名师工程,“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通过省级评估认定。两次斩获理工类全市第一名,有8名学子录取到清华、北大。县慈善总会三年来募集善款1.1亿元,投入9600万元实施慈善安居、创业帮扶、济贫助困等工程。连续举办四届安全文化节,被评为全国安全文化建设十佳单位。深化法治永春、平安永春、文明县城和双拥模范创建活动,荣膺国家卫生县城、全国文明县城二连冠、全国“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县、全国法治县创建活动先进单位、全省首批平安先行县、省级双拥模范县三连冠。持续打造乡愁和白鹤拳品牌,文风武韵声名远播。纳入《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全面推进造福工程、村级财源建设、精准扶贫,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年均增长11.6%和10.3%。
二、盘点2015:负重拼搏 稳中向好
2015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我们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复杂局面,抓住“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央赋予福建跨越赶超新任务、泉州海丝先行区建设等大好机遇,坚定信心,奋力拼搏,狠抓落实,经济社会发展趋稳向好。预计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工业增加值增长10.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公共财政总收入下降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下降9.6%,降幅逐月收窄,态势趋向好转。
(一)突出产业升级,发展实力进一步壮大
加速转型升级,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工业稳大盘。及时落实、兑现各级各类惠企扶持资金1.19亿元,帮助企业办理应急转贷资金134笔12.71亿元。注重发挥美岭水泥、锦林环保等8家市级龙头企业引领作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8%。大力实施“数控一代”示范工程,35个重点技改项目完成投资16亿元,汇源果汁、万家美等20个技改项目实现投产,泉永机械涉足军工领域。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取得实效,轻纺鞋服产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香产业、生物医药、食品饮料产值分别增长10%、13%、20.5%、10%、11.7%,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成为我县第二个超百亿产值产业。农业增效益。全县粮食产量14.63万吨。全年支农支出增长11.2%,实现农业总产值37.3亿元,增长3%。深化现代农业发展竞赛活动,建设38个现代农业重点项目。加快道畋农业科技项目建设,打造现代高效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续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芦柑、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建成各种设施大棚1300多亩、出口茶叶种植场备案基地5436亩,创建标准化生态茶园3950亩、芦柑标准示范园500亩,新增花卉苗木基地3000亩。建设山地水利蓄水池40座,除险加固水库4座,治理水土流失4.67万亩,解决2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增12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0个家庭农场。完成旧村复垦1063亩、土地流转2100多亩。三产添引擎。45个县级第三产业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42.3亿元。实施“闽台乡村旅游试验基地”建设,推出岵山古镇文化生态旅游等5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天沐温泉项目加快建设,旅游集散中心建成投用,旅游市场日益活跃,全县接待游客人数、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17.6%和18.3%。引进国内知名电子商务运营商“弘桥智谷”,建成电子商务产业园并有19家企业入驻,全县电子商务销售额达5亿元。新增货运车辆507部,回迁外挂车辆105部,客货运总周转量分别增长8%和13%。建设商贸流通项目2个,新增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1家。
(二)突出项目支撑,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
强化招商选资,加快项目建设速度,增强发展后劲支撑。重点项目实现新突破。实施重点实事项目289个,完成投资208.08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103%,是上一年的1.22倍。轻工新城基础设施建设、中国香都、永燠制药等43个项目完成投资超亿元,投产投用或部分投产投用项目170个,占比58.82%,10个项目完成年度投资的150%以上。招商选资取得新成效。召开全县“招商亲商安商”大会,全面开展招商选资竞赛活动,全年新引办工业企业45家,其中亿元以上项目5家,一期投资60亿元的新奥煤制气、总投资5亿元的梅洋绿色食品包装智能化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厦洽会”、省民企产业项目洽谈会、央企专场招商洽谈会对接合同项目16个,投资总额近66亿元,超额完成市下达对接任务。载体建设得到新拓展。7个工业平台项目完成投资9.4亿元,可供工业用地2530亩。县工业园区规划环评获省环保厅批复,轻工新城西区机械园建设加快推进。香品产业园(二期)完成建设并有6家入驻香企实现投产。蓬壶工业园、苏坑陶瓷工业集中区、介福陶瓷产业园等乡镇工业集中区初具规模,良格厨卫、耀诚玻璃等一批项目建成投产。
(三)突出城乡统筹,发展魅力进一步彰显
发挥生态优势,推进城乡环境建设,持续彰显宜居魅力。桃溪流域治理树标杆。年度投资6.52亿元,实施桃溪流域综合治理子项目70个,完成桃溪干流晋江防洪工程、支流许港溪、锦斗溪等7个河段的综合治理。实施白鹤广场主雕塑、“十里花海”绿化提升工程,建设景观公园22个,列入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福建永春桃溪国家湿地公园通过专家组评审。推进山美水库生态环境保护跨年度项目建设,实施子项目17个,累计完成投资4.77亿元。探索水电站退出机制,成为省小水电退出试点县。屠宰场完成搬迁投用,生猪养殖污染治理全面完成关闭拆除任务。流域内水环境有效改善、水生态明显提升,生态河道治理工程成为典型,列为全省万里安全生态水系建设试点县。最美县城创建走前列。做好城西片区控规、县城景观风貌专规修编,完成东、南迎宾大道、“城市会客厅”、大鹏生态公园A区等城区重要节点绿化景观提升工程,实施岵山古镇立面改造、石鼓街道路改造工程,通过国家园林县城验收。淘汰黄标车252辆,改善城市空气环境质量。成立城市管理指挥中心,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清新桃源·宜居永春”三年行动完成建设总任务数70%,开展“两违”综合治理“百日会战”行动,治理“两违”31.57万平方米。实施城区“十街百点”环境整治活动、“垃圾不落地”城乡清洁行动,环境卫生年度考评居全市前列。美丽乡村建设成样板。在全省率先发布美丽乡村建设规范,形成“1+6”永春县美丽乡村标准体系。注重连线扩面,打造和塘古街片区、桃溪流域桃城东平示范段周边片区等5个美丽片区,建设“岵山和林—茂霞—塘溪—仙夹山后—东里”和“呈祥东溪—西村—醉风园”两条美丽乡村景观带。抓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推广运用美丽乡村云平台。10个县级示范村、10个精品村、30个乡镇级示范村、5个美丽镇区完成投资5.53亿元,6个市级人居环境整治村和2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完成投资4736万元,打造了一批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五里街大羽村、岵山茂霞村获评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岵山塘溪村等4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五里街埔头村等7个村入选省级传统村落。全域旅游条件更具备。坚持适度超前、城乡一体,加快完善提升交通、电力等旅游基础设施体系,全力打造全域旅游发展环境,被确定为省级“全域化”旅游县。建设桃源北路三期道路及支路、三桃片区永桃西路,缓解城区交通压力。做好兴泉铁路永春段的前期工作,完成东互通高架桥、鸿安大桥、县道350线柴桥头至风雅颂路段白改黑等工程,开工建设纵四线介福至五里街段、纵四线(铺下村)至仙夹公路岵山段、省道联二线上姚至曲斗段、县道345线湖洋桥及接线工程等项目。完成农村公路提级改造60公里、危桥改造6座。新建旅游景点交通指示牌15块,旅游厕所9座。建成城区停车场5个、垃圾转运站14座、无害化处理场1座、排水管道5.87公里,改扩建城区供水管道10公里、污水管道15公里。110千伏榜德变扩建工程竣工投运,一都110千伏输变电及35千伏配套出线、达埔110千伏输变电、岵山35千伏扩建输变电等工程加快建设。
(四)突出改革创新,发展活力进一步迸发
提高创新驱动能力,不断推动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改革亮点纷呈。全力推动生态经济试点创建,积极对接国家生态建设政策。桃溪流域生态经济试验区已由中国人民大学完成规划并启动实施,正在争取上升为省级试点。深化全国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成立农村产权交易中心,颁发非规划林地林权证1310亩,新增林业经营权贷款1830万元。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试点工作,确权面积5411亩,颁发经营权证3228户,占耕地面积90.18%。深化金融改革,设立永春漳农商村镇银行,新成立林业、旅游2家国投公司。全面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工作,桃城、蓬壶被确定为全省小城镇机构改革试点镇。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成县级行政权力清单编制工作。创新能力倍增。实施各级科技项目90项,获得国家专利授权1218件,拥有有效发明专利58件,增长190%。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家、科技小巨人企业3家。新注册商标530件,获批省著名商标6件、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2件,兑现商标奖励资金200万元。“永春纸织画”成为全县第6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产品永春漆篮》和《地理标志产品永春纸织画》省地方标准颁布实施。交流深入融合。组织参加境内外展销26场,获意向订单6100万美元;组团出访澳大利亚、新加坡、美国、加拿大、印尼、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成功举办世界永春白鹤拳大会、第十一届中国泉州国际南音大会唱和“世永联”第十一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理事就职活动,加大推介交流,实现互动共赢、融合发展。筹建世永联大厦,开展永侨精英故乡行,接待重点团组21团(次)。发动旅外乡亲捐资公益事业3000多万元。
(五)突出民生福祉,发展内力进一步夯实
注重惠民利民,倾力民生保障,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民生保障全覆盖。全年财政民生支出21.82亿元,占财政预算支出的85.1%。46件县级为民办实事项目完成投资13.8亿元,是上一年的1.1倍;273件乡镇级实事项目基本完成,取信于民。年度投资8222万元,实施精准扶贫项目221个,减贫1万多人、脱贫率23%。3个省级和16个市级重点帮扶村、8个市级重点乡镇的扶贫开发取得实效。加快推进城区安置房建设,中州嘉园、临江经典等项目完成交房。建成盛福新苑二期公租房200套、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站10个、乡镇农村敬老院2所、农村幸福院6所,低保、慈善、残疾人、贫困归侨安居工程85户。建成4个市级和8个县级村老年体育活动中心。募集慈善资金1828万元,发放善款1806万元。城镇新增就业8562人,培训各类劳动者1.53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21%以内。提高离任村主干生活补助标准。提高城乡居民保政府缴费补贴标准,扩大特殊群体补助范围。各项事业齐发展。培育省级文明单位、文明村镇和文明旅游区31个。实施教育提升工程,永春二中创建为省三级达标高中校。高考本一上线率28.56%,本二上线率65.27%,5人居理工类全省前100名,2人居文史类全省前50名。完成中小学校舍改造项目9个,第三实验小学加快建设。建成余光中文学馆,完成2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达标建设,推进“文博图”三馆提档升级。以白鹤拳为载体,带动10万武术爱好者习武健身。成功举办全国女子篮球锦标赛,获得市级以上各类体育比赛金牌28枚。深化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落实药品零差率政策,完成县医院新院整体搬迁并投入使用,完善120院前急救体系建设。稳妥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全县人口出生率17.41‰,政策符合率88.75%。认定县级第二批高层次人才29名,获评省级技能大师、市级技能大师各1名。和谐社会共构建。积极创建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县,深入实施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三年行动”、“七打七治”打非治违等专项行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实现“五覆盖、五落实”。深化法治永春和平安永春建设,完善视频监控网络,完成公安业务技术用房、县社会治理应急指挥中心(一期)、县法院审判大楼、蓬壶法庭建设,“六五”普法规划全面完成,综治“三率”稳居全市前列。积极构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依法妥善处理群众来信来访,信访形势平稳。加强突发事件防控,不断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国防动员、双拥、民兵、民族宗教、工会、共青团、妇女儿童、科协、文联、残疾人等事业取得新成效,审计、监察、编制、老干、统计、广电、档案、地方志、气象、防震减灾等工作实现新进展。
(六)突出作风建设,发展合力进一步汇聚
积极主动作为,有效提高服务效能,开创风清气正的发展新局面。健全民主法治。认真落实县人大各项决定,积极配合执法检查、代表视察及专项调研,人大议案和代表建议办结率100%。主动接受县政协监督,完善协商工作机制,政协提案办结率100%。畅通民众诉求渠道,通过县长信箱、现场接访群众等有效措施,解决了一大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注重高效服务。推进简政放权,精简行政权力事项2140项,精简率37.4%;精简公共服务事项85项,精简率25%。优化审批服务,审批时限压缩至法定时限的30%以内。在香都园区和电子商务产业园增设行政服务点,全程提供代办协办“月嫂式”服务。加强勤政廉政。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突出解决“不严不实”问题11个,开展“实践比学”项目11个,进一步强化政府班子自身建设。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三公”经费下降29.6%。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立案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129件。狠抓效能建设,处理违反效能建设规定23人。
各位代表,所有成绩的取得,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和社会各界支持监督、共同努力的结果,是海内外永春人团结一致、奋勇拼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及驻永各单位、解放军武警官兵、离退休老同志、企业界人士、来永务工人员和海内外乡亲、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全县人民给予政府的信任和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公共财政总收入、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等指标未能完成“十二五”预期目标;经济总量偏小,主导产业不够明晰,重点项目量少体小,发展支撑不够强劲;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够到位,效能有待进一步提升;有的干部缺乏担当精神和开拓进取意识,工作不够深入细致,甚至存在“中梗阻”等问题。我们将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三、展望“十三五”:厚积薄发 再谱新篇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根据县委十二届十次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建议》,县政府编制“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我县“十三五”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部署,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全面融入福建、泉州发展大局,围绕“乡愁故里、生态桃源、美丽永春”的发展目标,以做大做强经济总量为重点,以转型升级、跨越发展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绿色崛起、开放融合、清新美丽、普惠共享”五大战略,努力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永春。
“十三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5%,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3%,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9.5%,公共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6%,公共地方预算收入年均增长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6%,外贸出口总额年均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5%。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实施“五大战略”:
一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智造永春”。抢抓“中国制造2025”战略机遇,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支持企业全方位创新。借助智能制造、互联网技术、绿色低碳和新型营销模式等技术路径,推动人才引领、科技创业,促进主导产业高端化、特色产业集群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力争到2020年,轻纺鞋服、新能源新材料和香产业产值分别达到300亿元、150亿元和100亿元。壮大特色现代农业,促进三产融合发展。加快规划建设智慧工业园,跟踪对接好京微雅格智能芯片等项目,进一步打造智能化生产车间、智能化产品、智能化装备为一体的智能产业基地。
二是实施绿色崛起战略,建设“生态永春”。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找准和深挖县域特色资源,以桃溪流域生态经济试验区为平台,着力探索“发展生态产品、增加生态财富、提升生态价值”的路径和模式,构建健康养生新链条新业态,加快形成“一城四区多景”的休闲养生度假旅游大格局。积极开拓白鹤拳健身、温泉养生、健康养老为主的康体养生产业,大力发展铁皮石斛、金线莲、金银花以及老醋、养脾散等滋补养生市场,高定位、高标准塑造“健康永春”区域品牌形象,引领绿色健康消费时尚,全力打造海西“休闲养生之都”。
三是实施开放融合战略,建设“活力永春”。坚持制度创新活县,全面融合推动农村改革、主体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等国家级试点建设,探索形成可推广借鉴的示范典型,打造全国制度创新示范优势。充分发挥地缘优势,对接“一带一路”等国家倡议,深化对内对外开放,全方位开展区域互动合作。主动承接省内自贸试验区政策辐射,全面参与泉州“海丝”先行区建设合作分工,构建全省“山海联动、协调发展”的重要桥梁纽带。整合侨乡特色资源,不断丰富侨乡文化内涵和魅力,规划建设“中国乡愁公园”,打响“乡愁故里”品牌,打造独具特色的永侨、永台合作新平台。
四是实施清新美丽战略,建设“宜居永春”。探索宜居宜业宜游“美丽路径”,打造“山水名城、特色乡镇、美丽乡村”升级版,实现生态良好、城乡协调、人民幸福。拓展桃溪两岸发展空间,推进老城区提质和新城区扩容,持续提升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区域商贸、生活居住和旅游服务等配套设施,做大做强县域中心。到2020年,初步形成“一心、两轴、六片区”县城空间布局,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24平方公里。统筹实施“一镇一特色、一镇一产业”的差异化战略,打造一批工业强镇、商贸重镇、旅游名镇、产业小镇,力争到“十三五”期末,全县城镇化率提高至65%。积极打造生态河道,实施万里安全生态水系项目,全力构建人水和谐、滨水宜居的生态水系。全域化推广建设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美丽乡村休闲综合体”,打造乡村旅游试验点,发展美丽经济,打响永春“村游”品牌。
五是实施普惠共享战略,建设“幸福永春”。千方百计改善和保障民生,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现就业惠民、创业富民,扩大基本民生性服务、公共事业性服务以及公共安全性服务的覆盖面,推动城乡社会保障、就业、教育、医疗卫生、养老、救助、安全稳定、民主法治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稳步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实现重大变化,群众生活更加殷实美满,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升,人民群众共享更多改革发展成果。
四、着眼2016:砥砺奋进 精彩开局
2016年是推动永春跨越发展的关键一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农业总产值增长3%,工业增加值增长10%,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8.5%,公共财政总收入增长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外贸出口总额增长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5%,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重点要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以转型升级为重点,做大总量,调优结构
坚持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核心动力,逐步化解产业结构单一、支撑弱的制约,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延伸主导产业链条。围绕建设海西绿色轻纺鞋服产业基地,实施产业龙头促进计划,引导万家美、奔达、南德等重点企业推广应用数控技术和智能装备,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引进一批新型高档面料研发和制造重大项目,确保轻纺鞋服产业产值突破200亿元。围绕建设循环型能源资源产业基地,支持博纯材料、科福材料、锦林环保等企业扩大产能,推进福能风力发电、美岭集团微粉矿物功能材料等项目建设,鼓励引导矿产资源及加工等传统产业向上下游拓展,推进煤矿资源整合改造提升和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聚。围绕打造百亿香产业,推动香品产业园(二期)入驻企业全面建成投产,启动建设中国香都·海西香品物流城,推动重点香企探索“互动香体验活动”项目建设,完善延伸香产业链,不断壮大香产业集群。积极筹建国家级燃香类产品检验中心,加快掌握香行业话语权。
增创特色产业优势。着眼建设闽南生态休闲特色食品饮料基地,扶持汇源果汁等重点企业发展壮大,推进味安食品、春江源等品牌企业尽快建成投产。谋划建设永春老醋产业园,提高老醋产业化水平。着眼建设海西重要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完善生物医药产业园配套建设,推动美律科技、雷恩生化、修正药业、克里贝尔等在产企业扩大产能,推进永燠制药、建东药业等在建项目尽快投产。着眼建设特色陶瓷加工产业基地,支持介福创建中国日用陶瓷之乡,以良格厨卫、昌林瓷业等骨干企业为龙头,引导传统陶瓷企业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发展环保瓷、卫生洁具,促进陶瓷产业精细化精品化发展。
提高现代农业效益。紧扣规模经营,持续深化现代农业竞赛活动,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8万亩。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加强市场化运作,打造农业精品项目,促进特色农业形成规模。紧扣集约高效,加大“五新”推广力度,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规划建设名优农副产品和特色产品集散市场,提高农业产业质量和效益。探索发展“互联网+农业”模式,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紧扣品牌塑造,大力改造提升芦柑种植基地,推动芦柑产业可持续发展,提高永春芦柑美誉度。稳定佛手茶、闽南水仙生产规模,注重宣传营销,拓展茶叶产业链,提高永春茶叶知名度。全面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食用菌生产加工、果蔬、畜禽等绿色种养基地,发展订单农业,打造都市绿色餐厅,提高永春山鲜认同度。
培育健康产业亮点。休闲养生方面,积极开发休闲观光、天然氧吧、登山览胜等健康养生产品,加快天沐温泉等项目建设,构建健康养生新链条新业态。康体养生方面,发挥世界永春白鹤拳大会效应,推进永春职校与福建体育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办学,不断完善白鹤拳实训基地建设,积极培育竞赛表演、健身休闲、体育培训等业态,力促白鹤拳赛事常态化、品牌化、产业化,推动康体养生产业长足发展。滋补养生方面,深度开发醋食品饮料、石鼓白鸭汤、养脾散猪肚汤等保健养身膳食,发展沉香、杜仲中药膳、辣木提取素、石斛保健品等健康养生产品,开拓滋补养生市场。
集聚旅游产业效应。加快县旅游集散中心的完善和运作,打响“山水桃源·四季永春”品牌,创建国家级“全域化”旅游县。实施城市修复工程,建设城市漫游系统,开发县城夜景游、自行车慢道、美食城等休闲旅游项目,精心打造以桃溪流域水利风景区等为主体的“十里桃源”风情游,以牛姆林等7个A级景区为基础的景区休闲游,以现代农业示范区和万亩花卉基地等为支撑的农业观光游,以香文化创意园和永春老醋文创园等为载体的工业体验游,以古镇古街、古寺古庙等为重点的历史文化游等精品线路。依托美丽乡村,建设一批古厝客栈、花园酒店、驴友之家,包装推介乡村旅游项目,做足“村游”文章,带动商贸、住宿、餐饮、汽车维修等行业,扩大旅游产业效应。
布局新兴业态空间。积极提升白鹤拳表演、香道表演、熏香养生等文化项目,推动以白鹤拳和香道为代表的文化创意产业向高端化发展。建设一批漆篮、纸织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中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点,积极申报省、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充分利用秀丽山水风光,谋划创建影视拍摄基地、艺术家创作基地和工作室,提升永春文化软实力和城市吸引力。积极对接引进一批企业总部及智能型服务机构入驻北环企业总部会馆,推动高新技术、高端项目集聚集约。抓紧编制电子商务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电商产业园一期,适时启动二期建设,争创省级电子商务产业示范县。
(二)以项目带动为支撑,做实要素,扩大投资
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抓好项目前期,推进项目快落地、快实施、快投产。
比拼攻坚推项目。坚持生产性、生财性项目优先,初步安排2016年重点项目181个,年度计划投资211.94亿元。继续坚持重点项目月调度机制,严格按照既定时间节点、工作任务抓落实。开展半年和年终考核,实行“年初拉清单、年终对账单”,上足措施,比拼赶超,全力推进。同时,要积极策划生成一批辐射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大项目、好项目,争取更多项目列入上级盘子。
全力以赴抓招商。盯紧全年招引66家工业企业、22个亿元以上项目的目标任务,瞄准智能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方向,开展产业集群专题招商,争取“引进一个、建成一片”。加大“三维对接”力度,扩大“6·18”、“9·8”、民企对接等重大经贸活动实效,力促梅洋绿色食品包装智能化产业园、中新房集成建筑、华录集团“智慧城市”、顶新饮品等一批对接项目尽快开工建设。进一步深化“招商安商”大走访活动,对新奥煤制气、京微雅格等一批重大项目,盯紧抓牢,力争尽快落地。
持之以恒拓载体。按照产业集聚发展路线,继续推行“一区多园”模式,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通过盘活、拓展、新增等形式,做大载体,扩大容量。做好县工业园区扩区升级报批、省级循环经济园区申报工作,增强园区吸引力。加快轻工新城西区机械园建设步伐,推动入驻园区企业建成投产。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建设工业项目集中区,加快现有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提升产业发展承载力。
千方百计破瓶颈。立足培育财源,加强重点税源企业服务和管理,及时把握税源变化,鼓励企业和税源回归,培育新兴产业和新扩建、技改等财税新增长点。完善乡镇财税超收分成机制,调动乡镇挖潜增收的积极性。做好国家专项建设基金重大项目筛选申报工作,通过设立产业基金、推广PPP、引入保险资金、扩大直接融资等方式,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建设。认真对接国开行、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拓展融资渠道。加强用地、用林、用工保障,着力破解要素制约,全方位保障全年工作顺利推进。
(三)以创新驱动为突破,做活机制,深化改革
把发展基点放在深化改革创新上,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强化改革创新。拓展提升民营经济综合配套改革,跟踪推进县域特色改革主题,提升民营经济发展水平。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推动蓬壶、桃城省级小城镇机构改革试点工作。引导低效企业引进注入优质资产,重组提升运行效益。推动有条件的企业到场外市场挂牌。扎实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健全现代产权制度。落实金融改革政策措施,创新小水利工程产权抵押贷款等金融产品。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开展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大力推进非规划林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探索农村土地资源有效流转和林权收储机制。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积极打造一批众创空间和产业技术公共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服务体系。大力培育科技小巨人企业,注重科技成果转化,加快推进精益制造、智能制造。
强化永台交流。大力引进台湾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持续拓展经贸合作方向、模式和路径,推进永台在制香业、食品开发、生物医药、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取得新突破。管理运作好余光中文学馆,推动交响诗剧《乡愁》在余光中文学馆常态化演出,提升乡愁文化品牌的影响力。持续实施小团组计划,深化对台民间交流,拓展永台文化交流的领域和层次,提升县域特色文化、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交流水平。
强化开放合作。积极融入、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深化“回归创业”工程,力争实际利用外资1800万美元。落实CEPA示范城市优惠政策,搭建经贸活动、拓展市场、上市融资平台,转变外贸增长方式,鼓励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水平、自主创新能力和品牌影响力,争取外贸出口5.6亿美元。大力挖掘华侨资源,建设永春“中华族谱”寻亲平台,加强海外重点团组、重要人士、新华侨华人和新生代的交流对接。加快推进世永联大厦建设,筹建世界永春商会,凝聚侨心,汇聚侨智,发挥侨力,维护侨益。
(四)以生态建设为抓手,做美环境,提升品质
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思路,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优化城乡环境,打造山区城镇化建设样板。
打造宜居宜业的清新桃源。盯紧“联合国人居奖”,抓好城乡规划编制工作,完成岵山片区、桃溪片区等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自来水质检中心和水源地保护工程建设,实施城区供水管网改扩建项目,建设“国家节水型县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1+6”方案实施,强化环境污染防治,巩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成果。实施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造林绿化2万亩,森林抚育4万亩,封山育林5万亩。淘汰城区燃煤锅炉,持续开展黄标车整治,提升环境空气质量。抓好中国乡愁公园、大鹏生态公园及留安山、魁星岩、万春寨等城市公园建设,着力推进北环企业总部会馆、香都广场、刘太格规划作品馆、科技馆、水文馆等重点项目建设,全面加快碧桂园、宝龙广场、富临国际、温泉小区、二中片区等项目建设和石结构房屋改造,分期推进五里街旧街保护开发工程。实施鹏源街、桃溪路、中州路、榜德大道、真武路白改黑等工程。启动城区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推进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一镇一站”全覆盖。推进东迎宾大道环境整治工程,坚持对新增“两违”行为“露头就打、出土就拆”,完成“清新桃源·宜居永春”三年行动建设任务。持续强化对交通秩序、环境卫生、市容市貌等专项整治,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打造水清景美的生态河道。推进福建永春桃溪国家湿地公园创建工作,巩固提升桃溪流域治理成效。投资1.43亿元,建设安全生态水系33公里以上;投资1.03亿元,新建晋江防洪工程堤防8公里;投资1.88亿元,继续实施山美水库生态保护项目11个,为群众提供洁净、优美、生态的清水空间。开展小水电站退出,保护修复水生态。抓紧推进白濑水利枢纽工程、马跳中型水库、五一水库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下洋道口经济综合体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等项目前期工作。严格落实“河长制”,强化流域环保监管,实现“五水共治”。
打造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围绕建设“三美三宜”的美丽乡村“升级版”,实施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程,拓宽“点、线、面”布局的覆盖面。重点建设呈祥、仙夹、岵山3个美丽乡镇,桃溪、儒林、桃星等5个城区美丽社区,10个县级示范村和一批乡镇级示范村。加快打造和塘古街片区、桃溪流域桃城东平示范段周边片区、中国香都周边片区、西部牛姆林周边片区、中部现代农业示范片区等5个美丽片区。学习借鉴台湾休闲农业经验,实施“美丽乡村+旅游”提升工程,积极申报国家级传统村落,不断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内涵和效益。
打造共享交融的设施网络。强化农村水、电、路和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享。实施农村饮水巩固提升工程,解决饮水人口8000人。加强农村配电网建设,推进一都110千伏输变电及35千伏配套出线、达埔110千伏输变电、岵山35千伏扩建输变电等工程。加快完成纵四线介福至五里街段、纵四线(铺下村)至仙夹公路岵山段、省道联二线上姚至曲斗段等工程,实施横七线东平东山至五里街仰贤段、鹏源路北拓、轻工大道延伸、省道206线蓬壶镇区至汤城拓宽改造、省道203线苏坑段白改黑等工程,完成农村公路改造60公里、危桥改造4座,做好省道306线石鼓镇卿园至达埔火车站拓宽改建等路网前期工作,完善出租车扬招点、公交车站点布局,改善群众出行环境。
(五)以民生优先为根本,做强保障,增进和谐
把新增财力更多用于民生,统筹社会事业发展,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加大民生投入。实施年度投资13.76亿元的48件县级为民办实事项目。实施食品安全战略,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完成各类劳动者培训1.5万人,城镇新增就业80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5%以内。扎实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完善“五险统征”机制,力争新农合参合率100%,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续缴率95%以上。大力倡导扶贫、扶老、助残、救孤、济困活动,弘扬慈善公益正能量。倡导文明殡葬,提高殡葬管理服务水平。重视老龄事业,发展老年教育体育。建设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完善县、乡镇、村级避灾点,提高应急救助能力。加大精准扶贫力度,整合各类扶贫资源,推进3个省级重点扶贫村、16个市级重点扶贫村建设,力争全年脱贫人数1万人以上。建立村级组织运转经费最低保障制度,适时提高村干部基本报酬,探索建立村主干养老保险机制。着力解决特殊困难群体社会保障问题,分期分批解决城乡规划区群众居住困难问题,加大偏远山区集体搬迁安置扶持力度。实施“宜居永春·康乐养老”工程,建设县安康医院病房大楼、儿童福利院,完善县老年公寓配套设施,新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15个。实施“造福工程”搬迁安置300人以上、地质灾害隐患点搬迁安置107户、残疾人安居工程10户、计生二女户安居工程50户、低保安居工程40户、慈善安居工程30户、慈善创业帮扶50户。
优化公共服务。深化道德模范、惠民互助、廉政教育等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加强诚信体系建设,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集中财力加大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投入,满足群众上好学、就好医的需求。开展师德师风专题教育,继续实施名师工程,稳妥推进教育系统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调整。扩建续建桃溪实验小学、留安小学,扩容提升石鼓、达埔中心幼儿园,实现中小学信息技术“班班通”全覆盖。办好永春一中建校110周年纪念活动,推动永春二中、美岭中学争创省二级达标高中校,筹建城西中学,建成第三实验小学并招生,石鼓中心小学升格为实验小学。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促进各类教育均衡发展,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级评估验收。强化医德医风建设,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公共卫生服务管理。抓好县医院信息中心建设和玉斗、吾峰、外山卫生院提升工程,整合利用好县医院旧址。加强县医院与泉州市第一医院深度合作,引进一批先进医疗设备和专业医技人才,探索建立医疗联合体。强化基层中医药服务功能,争创全国基层中医药先进单位。做好“全面二孩”政策落地各项衔接与服务工作,提高人口计生工作水平。振兴传统工艺,加强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做好介福商周陶瓷古窑址保护和开发。完善“文博图”场馆提升项目,建设社区(村)多功能体育场,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全面繁荣文体事业。实施广电制播网络系统高清数字化改造和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加强农村电影“2131”工程建设,提升舆论引导能力。深化第二轮地方志编修。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有序开展工作。
创新社会治理。持续推进安全文化建设,提升第五届安全生产文化节内涵和影响力。全面实施安全生产网络化管理,抓好重点行业领域安全专项治理和“打非治违”行动,全力防范和遏制较大以上事故发生。持续推进法治永春、平安永春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逐步解决派出所无独立办公用房、危房问题,改善基层民警工作生活条件。启用公安业务技术用房,完成交警车辆管理所搬迁。建成县社会治理应急指挥中心(二期)、桃城法庭,深化城市安全信息系统建设。做好社区矫正和特殊人群安置帮教,织密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坚持依法治访,及时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建立稳评责任追究机制,增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
(六)以依法行政为准则,做优服务,树好形象
高标准、严要求推进政府自身建设,优化政务环境,努力建设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积极主动作为。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力倡导敢想敢干、敢闯敢试的创业精神,激发各级干部干事创业激情。坚持从实际出发,认真对照目标任务,着力当前,着眼长远,主动作为,有为运作,抓住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等有利契机,积极策划生成项目,精心包装,深层对接,扩大政策叠加效应,努力创造经得起检验的实绩。
依法规范作为。切实增强政府班子的法治意识,自觉接受县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县政协民主监督、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议案和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健全依法决策和风险评估机制,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大力推进“七五”普法工作,实行政府机关“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加强政府法制工作,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发挥行政复议化解行政争议的渠道作用。自觉接受司法监督,拓展府院良性互动内涵,进一步提升法治永春创建水平。
务实高效作为。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整合行政审批服务信息平台、便民服务平台和电子政务平台,实现线上与线下相统一,积极打造“指尖上的行政服务中心”。优化审批流程,推动县级行政审批事权向乡镇下放,落实重大项目代办协办“月嫂式”服务。主动公布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涉企收费动态目录清单,强化行风评议和政务督查,狠抓工作落实。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和“公仆”意识,推行“一线工作法”,提高办事效率。深化政务公开,增强政府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规范建设电子政务内网,提高保密工作水平。
清正廉洁作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健全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持续深化“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完善提升“五步走”群众工作法,大力弘扬“滴水穿石”、“四下基层”等好传统好作风。加强对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国有资产经营管理等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项目、大额资金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开展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
各位代表!成绩鼓舞人心,前景催人奋进。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县人民,凝心聚力,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实现“十三五”发展良好开局,为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永春作出更大贡献!
附件:
《政府工作报告》有关名词解释
1、“互联网+”经济:指将互联网的核心特征与经济发展全面融合,产生互动、构成反馈,最终形成融合与创新。
2、交通“三个一”工程:指整治一批安全隐患路段、提升一批不达标路段、打造一批示范路段。
3、“一带一路”倡议: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4、“数控一代”示范工程:指在各类装备上推广应用数字化控制技术,集成创新一批数控装备,实现装备性能、功能的升级换代,甚至根本性的变化,进而推进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
5、“清新桃源·宜居永春”三年行动:指从2014年9月开始,用3年的时间,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清新桃源·宜居永春”行动,实施“新房美化、裸房装修、古厝修缮、危房拆除、违建清理”等五项整治工程,基本建成环境优美、整洁有序、清洁文明的宜居示范县。
6、“十大提升工程” :指城区环境卫生管理、路灯夜景、城区主干街道景观、摆摊设点整治、城区交通管理、园林绿化管理、户外广告管理、市政设施管理、建筑工地管理、市民文明素质等提升工程。
7、“十村示范 百村整治”工程:指“百村整治、十村示范”美丽乡村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12-2016年),每年抓好10个县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和一批乡镇级示范村,围绕“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目标,实施“治污、美化、绿化、创新、致富、和谐”六大工程,精心培育一批有永春山水特色、田园风光的现代农村、美丽乡村。
8、“七打七治” :指打击、整治矿山(包括煤矿、金属与非金属矿山)、危险化学品、油气管道、交通运输、建筑施工、消防、粉尘防爆等重点行业领域非法违法、违规违章行为。
9、“五覆盖” :指“党政同责”全覆盖,“一岗双责”全覆盖,“三个必须”(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全覆盖,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安委会主任全覆盖,各级安监部门向同级组织部门通报安全生产情况全覆盖。
10、“五落实” :指领导机构人员落实、责任体系监管职责落实、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保障和预警防范措施落实、安全宣传教育落实。
11、综治“三率” :指群众安全感、平安建设知晓率、执法工作满意度。
12、中央八项规定:指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
13、“三公”经费:指财政拨款支出安排的出国(境)费、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
14、中国制造2025:指国务院于2015年5月8日公布的强化高端制造业的国家战略规划,是建设中国为制造强国的三个十年战略中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15、“一城四区多景” :指县城,桃溪流域慢生活旅游区、岵山古镇旅游区、白鹤拳文化旅游区、牛姆林森林度假旅游区,呈祥雪山、外山云河谷等多个旅游景点。
16、“一心、两轴、六片区” :指永春城市中心区,桃溪滨水生态景观轴和南北向人文景观轴,城东产城融合发展区、城西居住及文体发展区、城北生态居住区、东关休闲养生区、岵山传统村落保护及门户商贸休闲区、卿园弹性发展区。
17、“PPP”:指公私合作模式,是公共基础设施中的一种项目融资模式。在该模式下,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
18、“CEPA示范城市” :指内地与香港、澳门单独关税区之间签署的自由贸易协议,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提高内地与香港、澳门之间的经贸合作水平。
19、生态文明建设“1+6”方案:指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和环境保护督察方案、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开展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试点方案、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方案、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
20、“五水共治” :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
21、“三美三宜” :指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宜居、宜业、宜游。
22、“五险” :指全县企业养老,城镇职工医疗,工伤,生育,失业保险。
23、电影“2131”工程: 指21世纪,每一个村一个月放映一场电影。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