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QZ10101-3000-2020-00072
    • 备注/文号:永政文〔2020〕121号
    • 发布机构:永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公文生成日期:2020-12-23
    永春县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来源:永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时间:2020-12-25 10:42

    永政文〔2020〕121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单位: 

      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进一步加强我县文物保护,发展文物事业,经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组织文物专家调研评审、论证通过,并经县政府第57次常务会议研究,确定永春坑刀山窑址等14处文物为我县第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予以公布。 

      各乡镇人民政府要依法对划定的保护范围和公布的建设控制地带作出标志说明,建立记录档案,明确保护责任主体,落实保护措施。在保护范围内,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进行违反法律规定的工程建设。因特殊情况需要在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进行工程建设的,必须依法严格履行报批程序。对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已有的有碍文物保护的建筑和设施,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予以拆除或迁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增加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按照文物保护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全面加强文物保护和管理工作,不断提升我县的文物保护利用水平。 

      附:永春县第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永春县人民政府

    20201223

        (此件主动公开)

    永春县第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 

    一、古遗址(3处)

    编号

    名称

    年代

    地址

    简介

    保护范围

    1

    永春坑刀山

    窑址

    介福乡

    紫美村

    2016年调查发现,窑址面积约500平方米,年代为距今31003600年。考古发掘面积约100平方米,出土了4条龙窑遗迹和大量原始瓷标本,火膛、窑室,烟囱结构完整,器形、纹饰与苦寨坑窑类似,烧制技术更为成熟,是苦寨坑窑址的延续,填补了夏商时期福建原始青瓷烧造年代序列空白。

    保护范围:窑址四周向外延伸30米。

    建设控制地带:东、南延伸至山脚,西至机耕道,北至断坎。

    2

    洋坪窑址

    苏坑镇 洋坪村

    1982年发现,遗址面积约200平方米。堆积层厚约0.5-1。山体呈锥形,相对高度14。周边杂草灌木繁茂。采集的标本有青花碗、盘等,灰白胎,影青釉,纹饰有山水、楼台、折枝花、牵牛花等。碗底有“成化年制”、“合珍”、“开元”等款识。

    保护范围:遗址四周向外延伸10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再向外延伸50米。

    3

    溪马仑寨

    遗址

    明、清

    外山乡

    溪村

    又名万安寨,明嘉靖年间为抵御倭寇而建,占地3000多平方米,四周筑有2米厚的寨墙,原有东、西、南三个寨门,永思堂、垂裕堂、书院、仓库、马房、驿站和奉祀关羽、关平、周仓的万安境等建筑。清代时,曾作为永安至仙游一代盐运的中转站。现仅保存东寨门、部分古寨墙、垂裕堂和万安境。

    保护范围:以村公路内侧为界,南侧由古寨墙向外延伸1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向外延伸50米。

    二、古墓葬(1处)

    编号

    名称

    年代

    地址

    简介

    保护范围

    4

    北溪盛均墓

    唐、明

    岵山镇

    北溪村

    墓明代重修,坐南朝北,占地面积约20平方米,墓丘石构,平面呈“风”字形,龟背形墓顶前墓碑,圆首,上刻“唐昭州刺史乡贤盛公墓”。

    盛均(生卒年不详),字之才,永春人,唐大中十一年(857年)进士,是永春首个进士,官至昭州(今广西平乐)刺史。

    保护范围:墓四周向外延伸2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再向外延伸50米。

    三、古建筑(4处)

    编号

    名称

    年代

    地址

    简介

    保护范围

    5

    茂春通京桥

    桂洋镇

    茂春村

    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石拱廊桥,单孔,桥长约50米,宽4米。桥面用石头铺砌,桥屋系抬梁穿斗式木构架,悬山顶,铺灰瓦。两侧设有护栏和长条木板凳,桥中设有木龛。桥头有碑刻一方。当时,德化、大田经此通往永春、仙游,是永春州的陆路交通要道。

    保护范围:桥四周各向外延伸1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再向外延伸20米。

    6

    碧溪书院

    仙夹镇

    夹际村

    建于清嘉庆九年(1804),建筑面积约429平方米,有九厅十八房,抬梁穿斗式木构架,悬山顶,铺灰瓦。书院引溪流从后门的天井穿庭院,再从前门流出。

    保护范围:以主体建筑及门庭边沿为界。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再向外延伸20米。

    7

    光烈映月堂

    达埔镇

    光烈村

    建于清代,坐南朝北,建筑面积约176平方米,由正厅和左右厢房等组成,悬山顶,燕尾脊,铺灰瓦。其内保存有一座元至正元年(1341)的 “莲花状”石香炉和一方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的木质阴刻杯诗牌

    保护范围:以主体建筑及围墙外沿为界。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再向外延伸20米。

    8

    诗元新田堂

    明、清

    坑仔口镇诗元村

    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为五开间两落双护厝建筑,坐东南朝西北,平方呈长方形,占地面积588平方米,建筑面积312平方米,由前埕、正门、天井、正厅,左右厢房和东西护厝等组成,抬梁穿斗式砖石木混合构架,悬山顶,燕尾脊。正厅设神龛,奉祀林氏祖先牌位。

    保护范围:以主体建筑及门庭边沿为界。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再向外延伸20米。

    四、近现代史迹及代表性建筑(6处)

    编号

    名称

    年代

    地址

    简介

    保护范围

    9

    抗战时期中共

    永春支部旧址

    中华民国

    石鼓镇

    桃场社区

    19388-19415月,林士带、颜江淮等人在此成立中共永春支部,并以鲁国小学为据点和掩护,开展抗日宣传活动,部署抗日武装斗争准备工作。

    旧址系颜氏家庙,始建于清初,坐南朝北,占地面积1022平方米,建筑面积574平方米,抬梁穿斗式木构架,由前埕、正门、庭院和正厅等组成。1908年改作鲁国小学,2019年辟为永春抗战历史纪念馆。

    保护范围:以主体建筑及围墙外沿为界。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再向外延伸20米。

    10

    李南金旧居

    达埔镇

    岩峰村

    旧居棋盘厝,建于清朝乾隆十五年(1750),平面呈“回”字形,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634平方米,由前埕、正门、天井、正厅和左右护厝等组成,抬梁穿斗式木构架,悬山顶,屋面燕尾脊,铺黑瓦。

    李南金(1907.021932.04),原名李世混,学名李果,达埔镇岩峰村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安溪中心县委书记。1932年牺牲。

    保护范围:以主体建筑及门庭边沿为界。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再向外延伸20米。

    11

    梁披云旧居

    吾峰镇

    吾顶村

    旧居重卿堂,建于清末,为闽南传统民居建筑。方位坐东南朝西北,平面呈长方形,建筑面积约530平方米,面阔28米,进深16米,共24间房,3个天井。2019年辟为梁披云梁灵光纪念馆。

    梁披云(1907.03-2010.01),学名梁龙光,又名梁雪予,吾峰镇吾顶村人,著名诗人、国学大师、书法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保护范围:以主体建筑及门庭边沿为界。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再向外延伸20米。

    12

    梁灵光旧居

    中华民国

    吾峰镇

    吾顶村

    旧居友恭堂,建于民国,为五开间两落带双边护厝悬山顶穿斗式构架的闽南传统民居建筑。方位坐西南朝东北,平面呈长方形,面阔33米,进深21米,悬山顶,屋面燕尾脊。

    梁灵光(1916.112006.02),吾峰镇吾顶村人,历任新四军华中九分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9军参谋长、福建省副省长、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广东省省长、国家轻工业部部长等职。

    保护范围:以主体建筑及门庭边沿为界。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再向外延伸20米。

    13

    林俊德旧居

    明、清

    介福乡

    紫美村

    旧居凤山堂,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顺治年间被大火烧毁,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重建,现存为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建筑。坐北朝南,建筑面积约2200平方米,主要由前埕、正厅、左右护厝和花台等组成。

    林俊德(1938.03-2012.05),介福乡紫美村人,中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总装备部某试验训练基地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保护范围:建筑四周向外延伸10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再向外延伸30米。

    14

    夹际小学旧址

    中华民国

    仙夹镇

    夹际村

    建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1950年续建,为三进式闽南侨乡建筑,占地面积3939平方米,建筑面积2628平方米,砖石木混合结构,悬山顶,建筑风格中西合璧。

    保护范围:以主体建筑及围墙外沿为界。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再向外延伸20米。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
      视频解读
      访谈解读
      媒体报道